近期,有消息透露,字節跳動在其創始人張一鳴的帶領下,正積極投身于生成式AI領域的布局。據英國《金融時報》的相關報道,字節跳動今年以來已經從多家競爭對手公司挖來了眾多頂尖人才,用于研發AI大模型。
據了解,這些被挖來的頂尖人才中,有不少來自阿里巴巴,以及零一萬物、智譜等AI大模型初創公司。字節跳動的AI大模型和AI產品研發團隊也因此得到了顯著擴充。與此同時,字節跳動還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采購了眾多高性能的英偉達GPU用于模型訓練。
字節跳動此舉被看作是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的關鍵舉措。隨著抖音在國內市場的增長逐漸放緩,TikTok在海外市場的用戶增長也面臨著來自Instagram等競爭對手的壓力。近期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一項裁決更是給字節跳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該裁決指出,如果字節跳動不能在明年1月19日前剝離TikTok,后者將在美國被禁。盡管字節跳動表示將堅決上訴,但這一事件無疑加劇了其在海外市場的困境。
面對國內核心業務增長放緩、海外市場進退兩難的局面,字節跳動決定不再僅僅依賴抖音和TikTok這兩個社交平臺。張一鳴意識到,AI大模型具備改變行業的潛力,因此決定全力以赴投入這一領域。據了解,張一鳴自2021年卸任CEO以來,一直積極參與集團的AI戰略制定,并親自監督從競爭對手公司招聘AI工程師和研究員的工作。
在AI大模型方面,字節跳動的布局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其在國內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豆包”在月活躍用戶數上已經領先于百度的同類產品“文小言”。而在海外市場,字節跳動推出的“Cici”也獲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盡管發布時間比文小言晚了5個月,但字節跳動憑借其在AI大模型方面的布局和投入,成功實現了超車。
除了招聘頂尖人才和加大研發投入外,字節跳動還在自研AI芯片方面取得了進展。據了解,字節跳動已經組建了一個新的團隊來研發AI芯片,旨在擺脫模型訓練和推理階段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該團隊正在搭建一個專門用于機器學習的AI ASIC,以谷歌自主研發的TPU為藍本進行研發。
然而,AI大模型的競爭日益激烈,字節跳動在這一領域的投入能否取得成功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此前,字節跳動在游戲、VR和在線教育等領域的嘗試都未能取得成功,此番押注AI能否走出不同的路徑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