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領域,一場圍繞“月之暗面”的風波近日在國內科技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風波的焦點,是該公司創始人楊植麟的一系列行動及其引發的爭議。
12月6日晚,楊植麟通過社交媒體對近期風波作出回應。他宣布自己已經離開循環智能,開始新的創業旅程,這一決定獲得了公司每一位董事的簽字同意,并已完成了所有必要手續。楊植麟對循環智能和月之暗面的投資人表示感激,認為分歧最終會有合理的解決之道。
風波的起源可追溯至11月11日,36氪旗下媒體暗涌Waves報道,楊植麟與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被循環智能投資人在香港提起仲裁。指控他們未經投資人同意,擅自啟動融資并成立了月之暗面。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循環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專注于AI企業服務的公司,曾推出NLP平臺,旨在為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公司自成立以來,獲得了包括博裕資本、紅杉中國在內的多家知名創投機構的融資支持。2022年ChatGPT的火爆,讓AI大模型賽道迅速升溫。2023年3月,楊植麟成立了月之暗面公司,其名源自搖滾樂隊Pink Floyd的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2024年10月,月之暗面推出了語音大模型產品Kimi,這款產品的問世,讓循環智能的老股東們認為公司原有成果被“摘桃”。雙方因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朋友圈發文稱,月之暗面原本是循環智能內部開發兩年的項目,但在分拆過程中存在問題,尤其是董事會決議的延遲,以及張予彤隱瞞重大利益沖突的事實。
朱嘯虎指出,張予彤在分拆后的月之暗面免費獲得了占比初始股份14%的900萬股權,而循環智能僅從中分得了9.5%。這一消息再次加劇了雙方之間的矛盾。然而,劇情很快出現了反轉。朱嘯虎隨后又在朋友圈表示,雖然對大模型有不同理解,但他們愿意豁免Kimi、張宇韜以及月之暗面公司,支持年輕人追求夢想。但他同時強調,這并不代表可以容忍違背商業倫理道德甚至法律的行為。
循環智能投資方的真正不滿,不僅在于張予彤持有的巨量免費股權,更在于他們錯過了月之暗面估值飆升的狂歡盛宴。2023年6月,月之暗面完成了20億元天使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等主導。而金沙江創投、博裕資本等循環智能老股東,則完美錯過了這一輪估值暴漲的機會。
對于朱嘯虎一方的解綁要求,月之暗面內部表示不會與張予彤解綁,并認為14%的股份比例還少了。他們表示,張予彤對公司的貢獻巨大,如提升Kimi月活用戶到3600萬、幫助公司進行多輪融資等。2024年2月,月之暗面完成新一輪超10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小紅書、美團、阿里等。其中,張予彤被指是促成阿里投資的關鍵人物。
然而,有錢之后并不意味著麻煩就能減少。AI大模型的發展需要巨額資金投入,即便是月之暗面這樣的明星企業也不例外。據外媒報道,全球AI大模型領軍者OpenAI在2024年可能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虧損。這一數字令人咋舌,也凸顯了AI大模型行業的燒錢程度。
在國內市場,AI大模型行業同樣內卷嚴重。字節跳動發布豆包大模型后,迅速引發了價格戰。阿里、百度等企業紛紛跟進降價,甚至宣布部分產品免費使用。這一趨勢無疑將惡化AI大模型的損益表,使得企業更加看重“找錢”能力。
在技術迭代方面,AI大模型未來的發展將主要集中在滿足多樣化的應用需求上。提升語言理解能力的長文本處理能力將成為關鍵。楊植麟也曾表示,無損的長上下文將是一個很關鍵的基礎技術。月之暗面宣布旗下大模型Kimi已經能夠處理200萬漢字的無損上下文,引發了競爭對手的快速跟進。
然而,長文本處理技術也面臨著巨大的資源和資金挑戰。據國外權威機構報告,ChatGPT每天要消耗超過50萬度電力,相當于1.7萬個美國家庭的用電量。AI數據處理中心還需要大量水資源來散熱。未來隨著長文本處理能力不斷升級,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也將不斷增大。
在軟實力方面,企業需要研發出更高效算法和架構來應對上述挑戰。復雜的模型結構和算法不僅能降低企業硬件使用成本,還能提高模型文字處理的準確性,滿足客戶更復雜的文字需求。對于月之暗面來說,解決客戶復雜多元化差異性需求是實現商業應用的關鍵。
雖然依靠阿里融資,Kimi在C端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內卷加劇導致商業化目標依然遙遠。對于國內AI大模型企業來說,“To B或To C”是一個關鍵選擇。C端市場雖然消費者群體巨大,但商業化難度較大。相比之下,B端市場的商業化應用要容易得多。月之暗面的前身循環智能便是一個服務B端的企業。
然而,月之暗面的C端出海計劃并不順利。據晚點LatePost報道,月之暗面幾位出海產品負責人已于近期離職創業。報道稱,月之暗面決定停止更新兩款已上線的出海產品,暫時收縮了出海業務。這一消息無疑給月之暗面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AI大模型領域,月之暗面的風波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類似的爭議和矛盾或許還會不斷出現。但無論如何,技術迭代和商業化應用始終是AI大模型企業不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