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AI大模型的發展浪潮中,11月成為了眾多創新成果涌現的月份。有研究預測,如果當前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持續其發展趨勢,到2028年,現有的數據儲備可能會被完全利用,從而可能導致基于大數據的大模型發展速度放緩甚至停滯。這一預測引發了業界對于預訓練模型未來發展的廣泛討論。
然而,OpenAI推出的O1模型卻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它將預訓練階段的Scaling Law范式推向了推理層的Scaling Law。受此影響,國內多家企業也開始紛紛推出自己的推理模型。有消息稱,“AI六小虎”中的兩家公司已經決定放棄繼續投入預訓練模型,而智譜AI和MiniMAX成為仍在堅持預訓練道路的代表。
盡管如此,OpenAI高級研究副總裁Mark Chen在爐邊談話中明確否認了“Scaling Law撞墻論”。他強調,OpenAI的o系列和GPT系列仍在展示這種Scaling的潛力。同時,扎克伯格和其他AI開發商的首席執行官也表示,他們尚未達到傳統scaling laws的極限,因此仍在投資開發昂貴的數據中心以提升預訓練模型的性能。
在企業應用層面,AI Agent成為了各大廠商爭相布局的新熱點。Gartner已將代理式AI列為2025年十大技術趨勢之一,并預測到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由代理式AI自主完成。智譜AI、微軟、蘋果、華為等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AI Agent產品,其中智譜AI的AutoGLM已經支持自主執行超過54步的長步驟操作,并可以跨App執行任務。
百度在AI領域的進展同樣引人注目。百度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達到336億元,百度核心營收為265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凈利潤為75.4億元,同比增長17%。李彥宏在業績會上透露,百度將于2025年初發布文心大模型的新版本,目前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已達15億次,一年內增長了30倍。
字節跳動也不甘落后,其視頻生成模型PixelDance和Seaweed在即夢AI上正式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使用,同時扣子團隊也上線了全新的智能語音OpenAPI,將“理解”能力注入語音交互鏈路。科大訊飛則對其星火低代碼智能體平臺進行了全面升級,旨在通過快速搭建和靈活定制,顯著縮短開發周期并拓展應用場景。
在硬件領域,AI眼鏡正成為新的競爭焦點。百度在“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硬件產品——小度AI眼鏡,小米也正在布局新一代AI眼鏡,并與歌爾股份合作,全面對標meta Ray-ban。Rokid則在發布會上推出了一款與BOLON眼鏡聯名的新一代AI+AR眼鏡,支持多種AI功能。
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的星辰語義大模型TeleChat2在權威大模型評測基準SuperCLUE發布的最新報告中,綜合能力位列大模型第一梯隊。其中,TeleChat2在理科“工具調用”維度排名前二,在Agent智能體總榜排名并列第二。
騰訊也推出了AI智能工作臺ima和混元大模型,其中混元大模型正式上線了視頻生成能力,用戶可以在騰訊元寶App中提交申請試用。騰訊還發布了元寶2.0版本,界面升級并支持多種AI應用,包括AI搜索、AI閱讀、創意繪畫等。
360集團也推出了全新生成式AI搜索產品“納米搜索”App,直接對標百度、阿里夸克等多個AI搜索類產品。360AI搜索以大模型驅動搜索引擎的智能化升級,旨在解決傳統搜索引擎存在的問題,提供更優質的搜索體驗。
昆侖萬維推出了具有復雜思考推理能力的系列模型——「天工大模型4.0」o1版(Skywork o1),包括三款模型,并展示了其在標準評測集上推理能力的顯著提升。同時,昆侖萬維還推出了實時語音對話助手Skyo,具備情感化反應和個性化聲音定制功能。
月之暗面則發布了數學大模型k0-math,并上線了網頁版供用戶測試AI的解題能力。然而,近期月之暗面也陷入了仲裁糾紛,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
快手推出的可靈AI App則專注于AI視頻生成和編輯,支持文生視頻和圖生視頻,并提供了定制人臉模型功能,創新性解決了AI視頻生成中人物IP穩定性難題。
獵戶星空也發布了自主研發的Orion-MoE8×7B大模型,并攜手聚云科技推出了基于該大模型的數據服務產品——AI數據寶AirDS,為AI行業商業化進程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