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OpenAI的最新成果Sora視頻生成模型正引發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這款模型不僅能夠實現視頻內容的一致性和動作連貫性,而且在流暢度上相較于之前的預覽版有了顯著提升。
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對Sora寄予厚望。他強調,視頻對OpenAI至關重要,并分享了三個關鍵點:首先,OpenAI致力于為創作者打造工具,這種創造文化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也是他們希望人類利用AI的方式之一。在早期的測試中,他們觀察到了一種新型的協作創作動態,這不僅有趣,而且顯示了AI創意工具的潛在使用模式;其次,奧爾特曼表示,他們不希望這個世界只是科技的堆砌。如果AI系統主要通過文本與人互動,那么他們可能會錯過一些重要的東西。他們希望AI能夠理解并生成視頻,這將深刻改變人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最后,他提到,這對OpenAI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路線圖至關重要。視頻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環境,人類或AI將在這里學習到很多關于如何實現所需目標的知識。
然而,Sora的發布在國內引發了不同的看法。一些AI行業人士認為,這是改變AI視頻生成領域的新契機。但也有專家坦言,OpenAI已經占據了先機,對國產AI視頻生成行業來說可能是一場挑戰。
事實上,自Sora預覽版發布以來,全球AI視頻創業熱潮已經持續了300多天。國外多家公司,如Runway、Pika、HeyGen都曾聲稱可以超越Sora。同時,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快手、阿里、騰訊等也紛紛公布了AI視頻產品,使用者數量龐大。一些AI視頻初創公司,如智譜、生數、愛詩科技等,已經開始從產品轉向商業化。
AI短劇導演陳坤曾透露,AI使得制作周期從通常的3-6個月縮短到了2個月,成本也降到了傳統制作流程的1/4以下。生數科技的聯合創始人、CEO唐家渝也表示,他們追趕Sora的信心非常足,今年一定能達到Sora目前版本的效果。
隨著Sora的發布,全球掀起了一場關于AI視頻生成的討論風暴。大量AI公司以做“中國版Sora”為目標,眾多企業、教授、互聯網大廠都參與其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朱軍教授、生數科技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以及曾任字節跳動AI Lab總監的王長虎等人都已進入這個賽道。
紅杉資本在2023年發布的一篇關于生成式AI發展進程的預測報告中指出,視頻方向將是AI領域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因為視頻雜糅了文本、語音、圖像等多維度內容,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生成式AI視頻生成通過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多種AI技術手段,實現了視頻內容生成過程的自動化。無論是文生視頻、圖生視頻還是視頻生視頻,AI驅動的視頻生成工具的使用不斷增加,為影視、游戲、培訓與教育、營銷與廣告、社交媒體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增長空間。
據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視頻生成市場規模預計達6.148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整個市場規模將超過180億元。早在Sora發布之前,就已經有多家海外公司迅速公布了AI視頻生成和多模態技術產品。隨著Sora的爆火,AI+視頻技術和產品正在迅猛升級迭代。
在國內,AI視頻生成的參與方主要分為三類:初創公司、互聯網科技龍頭和央國企搭建的AI研究院。其中,初創公司如智譜、生數科技、愛詩科技等都已經從技術迭代轉向了商業化變現。而快手、騰訊、阿里等互聯網科技龍頭也已逐步為C端提供服務。
商業化層面,AI視頻生成提供To C端和To B端服務。不少AI產品已經開始進軍海外,并推出了較為完備的會員付費體系。以愛詩科技為例,其主要售賣長達5秒的PixVerse版本,價格低至每次調用API 0.75元/張,一次生成5張,也就是3.75元。
然而,由于技術尚未足夠成熟,目前市面上的文生視頻模型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生成視頻在畫質、細節、真實感等方面仍與真實視頻存在差距。國內AI視頻生成產業鏈依然不成熟,面臨算力稀缺、數據需要多輪訓練等情況。
盡管如此,仍有一家國內AI視頻生成公司從去年成立起,就已經從企業客戶處獲得了4000萬元的收入。今年,該公司預計銷售收入將超過1億元,原因是他們盯上了一塊更大的蛋糕:AI短劇市場。短劇近年來大火,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已經頂得上電影票房的七成。
隨著Sora Turbo的發展,AI視頻生成這一新興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留給“中國版Sora”們趕超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