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領域內的Kimi月之暗面仲裁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廣泛關注。該事件的核心人物,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終于在一篇長文中正面回應了與循環智能早期投資人之間的爭議。
楊植麟在回應中詳細闡述了事件的幾個關鍵點。首先,他提到月之暗面作為一個獨立公司的成立,早在2023年2月就已經與循環智能CEO陳麒聰達成一致,并且循環智能無償獲得了月之暗面的一定比例股份,這一溝通過程有書面記錄為證。其次,楊植麟表示,他主動以0元的價格放棄了在循環智能一半的股份,這些股份由陳麒聰重新分配給繼續為公司奮斗的團隊成員。再者,循環智能的董事會已經正式通過了月之暗面新公司的安排,每位董事都簽字表示了同意。同時,循環智能與月之暗面簽訂了詳細的協議,涉及股份安排、全職義務豁免以及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等。
楊植麟還透露,他邀請了張予彤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月之暗面,并為其設定了多年兌現的股份計劃,這一計劃的兌現條件是張予彤需持續為公司提供多年的服務和業績。楊植麟強調,張予彤在業務、戰略以及多輪融資中都為公司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對此回應并不買賬。朱嘯虎迅速作出回應,指出楊植麟的回應回避了所有關鍵問題。朱嘯虎強調,書面溝通必須嚴格按照公司章程和股東決議進行,每一輪的股東多數簽字都是必要的。同時,董事會決議中涉及利益沖突的董事必須明示并申請回避,不能隱瞞欺騙。朱嘯虎進一步指出,利益沖突必須在第一天就進行披露,而不是通過代持、投資小額資金等方式來隱瞞。
回顧整個事件,早在11月中旬,楊植麟和張宇韜因在獲得部分投資方豁免書前就啟動新融資,被循環智能的5家投資人提起仲裁。這5家投資人包括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博裕資本、華山資本和萬物資本。12月5日,朱嘯虎在朋友圈發聲,稱月之暗面原本是循環智能內部已開發2年的項目,但分拆至今仍未得到循環智能股東決議的簽字。朱嘯虎還指責張予彤作為月之暗面的關鍵人物,故意隱瞞并欺騙了自己在新公司持有大量股份的事實,違反了基金合伙人對LP的受托責任,并因此被金沙江創投解雇。
在楊植麟的長文發布后,朱嘯虎再次表態,稱愿意豁免楊植麟、張宇韜以及月之暗面公司,支持年輕人追求AGI夢想。但他同時強調,這種支持并不代表可以容忍違背商業倫理道德甚至法律的行為。對于張宇韜全職加入月之暗面的補償,朱嘯虎表示沒有分歧。然而,對于張予彤,朱嘯虎則持嚴厲批評態度,認為她是一個有嚴重利益沖突、違背受托責任的人,并表示不理解楊植麟為什么要綁定張予彤。
隨著雙方的不斷交鋒,這場中國大模型領域的創投沖突事件愈演愈烈。不僅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對于創投領域倫理道德的深入討論。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希望雙方能夠盡快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議,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楊植麟的長文末尾,他再次表達了自己對于月之暗面未來的信心,并感謝所有支持他的人。然而,這場爭議的最終結果如何,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但可以預見的是,這場事件將對中國創投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