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出臺,鼓勵有條件企業以單項冠軍企業為目標做強做優做大,并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分支之一,健身器材相關企業發展較為穩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64萬家健身器材相關企業。
近五年來,健身器材相關企業發展較為穩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健身器材相關企業以30%左右的年度注冊增速穩步上漲,其中2019年迎來增長小高峰,年度注冊企業達18萬家。2021年,健身領域已發生14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逾54.71億人民幣。
天眼查數據顯示,在地域分布上,山東省健身器材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之首,擁有7.4萬家相關企業,占全國該類企業總量的11.6%。此外,排名第二、三的浙江和廣東兩省也分別擁有6萬家左右的健身器材相關企業。
根據天眼查相關數據,3/4以上的健身器材相關企業均為小微企業,成立于5年之內的健身器材相關企業超過70%。48.37%健身器材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人民幣以內。從行業分布來看,健身器材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65.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8.3%)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0%)位居第二、三位。
最近,“運動員的隔離日記”火了,不僅再次點燃了全民健身的熱情,也使得健身器材受到熱捧。據天眼查數據研究院等機構相關調研顯示,愈發多元化的居家健身受年輕人接受程度高,而依托于居家健身場景下的健身器材領域,在未來或將迎來更大的爆發。(數據來源: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