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與特斯拉及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之間的法律糾紛持續升級,引發廣泛關注。在一系列由馬斯克發起的訴訟和攻擊后,OpenAI終于采取了反擊行動,通過一篇博文和一系列郵件、聊天記錄的公開,詳細反駁了馬斯克的各項指控。
據OpenAI透露,早在2017年,馬斯克不僅積極推動OpenAI轉變為營利性公司,還親自參與設計了一個營利性的公司架構。然而,當馬斯克未能獲得OpenAI的多數股權和控制權后,他選擇離開了公司,并預測OpenAI將走向失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OpenAI逐漸發展成為全球AI領域的領頭羊,此時馬斯克卻轉而向法院申請阻止OpenAI全面營利化,這一行為被OpenAI指責為“言行不一”。
OpenAI的法律團隊在博文中指出,馬斯克從一開始就對OpenAI的非營利模式表示質疑。在2015年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馬斯克曾向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表達了對非營利組織結構與員工個人利益潛在沖突的擔憂,并提出讓OpenAI成為一個標準的C類公司,同時設立一個并行的非營利組織的建議。
據公開郵件和聊天記錄顯示,OpenAI的聯合創始人Greg Brockman曾與馬斯克就公司結構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馬斯克曾表示,雖然最初選擇非營利組織結構是正確的,但現在已不再是最合適的選擇。雙方還曾就營利性公司的未來發展路徑進行討論,但由于在股權、控制權和首席執行官人選上未能達成一致,最終談判破裂。
2017年,馬斯克試圖通過創建一家名為“Op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的非營利公司來推動營利性計劃,但遭到OpenAI的拒絕。隨后,馬斯克提出將OpenAI并入特斯拉的提議,但同樣未能達成協議。2018年2月,馬斯克辭去了OpenAI聯合主席的職務。
近年來,OpenAI逐漸發展成為一家以營利為目標的公司。今年10月,OpenAI完成了一輪重要融資,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然而,就在此時,馬斯克卻在舊金山一家州法院起訴OpenAI違反合同,盡管后來撤回了訴訟,但幾個月后又在聯邦法院重新提起訴訟。馬斯克指控OpenAI違背了成立時的初衷,即開發技術以造福人類而非追求利潤。
馬斯克的律師團隊還擴大了投訴范圍,指控微軟和OpenAI違反了反壟斷法。據稱,OpenAI要求其投資者同意不投資競爭對手公司,包括馬斯克的最新創業公司xAI。而xAI的估值在近期也實現了飆升,據報道已經達到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