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股收盤之際,半導體行業迎來歷史性時刻,博通公司憑借股價飆升超過24%,市值一舉突破萬億美元大關,緊隨英偉達與臺積電之后,成為全球第三家市值破萬億的半導體巨頭。
此次股價暴漲的背后,是博通發布的超預期財報。2024財年,博通全年營收達到516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AI和VMware兩大業務板塊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VMware是博通幾年前為進軍云計算市場而收購的企業。對于2025財年第一季度,博通預測收入將達到1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
博通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半導體業務,尤其是AI和網絡解決方案的強勁表現。2024財年,博通在AI領域的收入介于150億至200億美元之間,其中超過120億美元來自定制人工智能芯片XPU(ASIC)以及數據中心網絡設備,這部分收入主要得益于谷歌等超大規模客戶的強勁需求。
據Omdia半導體產業研究總監何暉透露,幾乎所有的云服務提供商在自研芯片時都會采用博通的ASIC芯片服務,國內主要的頭部人工智能開發平臺也不例外。谷歌和meta是博通ASIC定制芯片的最大客戶。市場傳言,蘋果正與博通合作開發AI服務器芯片的網絡技術,預計2026年量產;字節跳動也與博通合作開發人工智能定制芯片,以確保高端芯片的穩定供應。
面對博通在AI芯片市場的崛起,市場投資者開始擔憂英偉達未來的芯片需求。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英偉達的AI芯片市場主要集中在通用型GPU,與博通的專用ASIC芯片存在本質區別。ASIC芯片通常針對特定客戶的特定功能或任務開發,難以實現通用性,因此不太可能對英偉達的整體需求造成太大影響,但英偉達芯片的出貨量可能會面臨一定壓力。
除了AI ASIC芯片外,博通在網絡連接業務方面也具備強大競爭力,這也是巨頭們積極與博通合作的原因之一。多年前,英偉達斥資69億美元收購了網絡技術公司Mellanox,通過整合Mellanox的高速以太網卡和網絡互聯設備,英偉達構建了CUDA軟件之外的又一條“護城河”。然而,由于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對英偉達收購Mellanox附加了限制性條件,給博通等國內外公司的網絡互聯產品在中國市場留出了巨大空間。
未來,博通有望協助客戶構建類似英偉達NV LINK+Mellanox的解決方案,進一步發揮云服務商自研XPU和超高速互聯集群服務器的優勢。博通CEO陳福陽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人工智能市場將在2027財年為博通帶來600億至900億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