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的內容分發網絡服務提供商Cloudflare發布了其年度互聯網流量趨勢報告,詳細揭示了2024年全球互聯網流量的新變化與持續趨勢。這份報告基于Cloudflare處理的互聯網流量數據,據估算,其網絡安全服務覆蓋了全球至少19%的互聯網流量。
盡管一些趨勢與往年相似,如谷歌的領先地位和美國的Bot流量主導地位,但今年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例如,全球流量增長在上半年相對平緩,但在8月中旬后突然加速,并持續至11月底,最終實現了全年17.2%的增長。這一增長模式與前兩年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在Bot流量方面,Cloudflare指出,并非所有Bot都具有惡意,它們涵蓋了所有非人類產生的互聯網流量。Cloudflare維護著一份經過驗證的Bot列表,其中包括用于搜索引擎索引、性能測試和可用性監控的合法Bot。然而,美國的Bot流量占比仍然遙遙領先,高達34.6%,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6.8%)。伊朗、中國和新加坡也位列前列,而英國則以3.2%的占比位居第六。
報告進一步解釋稱,美國擁有眾多大型互聯網公司,這是其Bot流量占比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和谷歌分別貢獻了全球12.7%和7.8%的Bot流量。特別是谷歌的機器人網絡爬蟲(Googlebot web crawler),在向Cloudflare發出的請求流量中占比最高,主要用于網頁索引工作。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用于訓練模型的AI Bot也日益受到關注。Cloudflare為此設立了專門的跟蹤頁面,數據顯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運營的爬蟲Bytespider在年初活躍度較高,但隨后逐漸下降;而Anthropic的ClaudeBot則多次出現活躍度峰值,顯示出其在AI Bot領域的強勁實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IPv6流量在Cloudflare網絡數據包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從去年的33.75%降至28.5%。這一變化可能反映了IPv6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進程仍面臨一些挑戰。
在移動設備流量方面,約占總流量的41.3%,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iOS設備占比接近三分之一,Android設備占比則超過三分之二。不同地區的情況存在差異,人均國民總收入較高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挪威和瑞典等,iPhone流量占比更高;而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則Android設備使用率更高。
在瀏覽器領域,谷歌Chrome瀏覽器繼續以壓倒性優勢領先,占比高達65.8%。蘋果Safari瀏覽器則以15.5%的占比位居第二,這主要得益于其在iOS設備上的主導地位。微軟Edge和Mozilla Firefox的占比分別為6.9%和4%,顯示出在瀏覽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它們仍需努力提升市場份額。
最后,在搜索引擎方面,谷歌同樣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搜索流量占比超過88%。Yandex和百度分別以3.1%和2.7%的占比位居第二和第三。而Bing和DuckDuckGo則分別以2.6%和0.9%的占比位列其后。這些數據顯示出,盡管搜索引擎市場存在多家競爭者,但谷歌的領先地位仍然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