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近期揭曉了其基于Blackwell架構的新一代數據中心產品計劃,原定于2024年第四季度大規模推向市場。然而,在生產過程中,公司遭遇了良品率較低的挑戰,這一問題迫使英偉達與其合作伙伴臺積電(TSMC)投入更多時間進行問題解決,進而影響了產品的出貨時間表。幸運的是,市場對當前Hopper架構產品的需求依然保持強勁態勢,因此,2024年內,Hopper架構產品依然是英偉達數據中心產品線的主要出貨力量。
據TrendForce的最新報道,微軟已成為英偉達Hopper架構數據中心產品的最大采購方,預計采購量將達到50萬件,這一數字是第二大買家的兩倍之多。緊隨其后的主要買家包括meta、亞馬遜、谷歌,以及中國的字節跳動和騰訊。這一趨勢凸顯了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對旗艦級數據中心GPU的強勁需求,同時也為中國臺灣的富士康、廣達和緯穎科技等供應鏈廠商帶來了顯著收益。
盡管微軟已經確保了充足的AI芯片供應,但電力供應問題卻成為其數據中心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近期的訪談中坦言,電力供應才是數據中心發展的主要瓶頸,而非大家普遍認為的芯片“限量供應”問題。
據最新報道,英偉達基于Blackwell架構的GB200在量產過程中遭遇了新的技術難題,這一變故導致微軟決定削減40%的訂單,并將部分訂單調整至預計于2025年中期發布的GB300上。這一決定不僅反映了英偉達在新技術推進中面臨的挑戰,也顯示了微軟在供應鏈管理上的靈活性和戰略調整能力。同時,為了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微軟也在積極推進自研芯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