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AI+數字孿生”創新發展的高端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軟通動力主導,攜手其天樞元宇宙研究院共同呈現,吸引了眾多行業精英、頂尖專家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積極參與。會上,各方圍繞數字孿生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及其在行業中的創新應用展開了深入交流與分享。
論壇中,中國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寧振波以航空工業為例,詳細闡述了數字仿真技術的必要性及其價值。他提到,從空氣動力學仿真到裝配仿真、結構力學仿真,這些技術在提高高端航空設備研發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強調了“自頂向下的設計,自底向上的綜合”數字化產品研制方法的優勢。寧振波還預測,未來基于全數字樣機的虛擬試驗和測試將成為現實。
南京理工大學陸建峰教授則針對數字孿生系統的可信度評估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他指出,數字孿生技術與AI、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正推動裝備研制與應用的新范式。高保真建模和高可信仿真是推進數字孿生系統應用的關鍵,為此他提出了包含八個維度的數字孿生模型評價準則。陸建峰教授的團隊已在挖掘機發動機動力特性機理模型和整機交互模型上實現了可信度評估。
軟通動力在論壇上發布了其天樞iSSmeta2024數字孿生仿真平臺的新版本,并展示了天樞工業仿真FSim1.0的全新發布。軟通動力副總裁兼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雒冬梅分享了公司對AI+數字孿生產品的戰略思考。她表示,軟通動力已深耕數字孿生領域多年,并始終與前沿技術保持緊密融合。她提出了數字孿生技術的三個最新理念:向精、準、科學計算轉變,交互方式向多模態交互反饋方式變革,應用方式從傳統可視、可控向多領域交叉科學計算、優化、決策變革。同時,軟通動力全面升級了數字孿生的六大技術鏈路,并計劃以工業仿真引擎為核心,與更多機理科學模型融合,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應用。
隨后,在寧振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辦主任姚煒、軟通動力CTO劉會福及雒冬梅的共同見證下,天樞iSSmeta2024產品的發布儀式正式舉行。軟通天樞研究院首席架構師袁振杰對新產品進行了深入解讀,強調天樞iSSmeta2024的升級主要體現在其卓越的創新融合特性上,通過整合AI引擎、多模態大模型、孿生智能體等技術,塑造了自主可控的工業孿生仿真軟件典范。他介紹了數字孿生底座平臺aPaaS的升級迭代,以及全新推出的天樞FSim工業過程仿真軟件V1.0版本的核心功能和優勢。
軟通動力與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論壇上簽署了產教融合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數字孿生領域的產學研融合。這一合作將為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促進企業與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論壇還邀請了來自電力、建筑、物流和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專家,分享了AI+數字孿生技術在各自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和價值。這些分享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指引和參考,展示了數字孿生技術在AI技術的加持下,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在圓桌討論中,專家們還就工業數字孿生與AI深度融合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熱烈討論,從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