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名為E智云的換電項目在市場上引發了廣泛關注。該項目宣傳其單柜年收益可達13.8萬元,并標榜“零碳換電”,聲稱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一時間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然而,深入探究后,不少業內人士對該項目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據項目方介紹,一臺換電柜可服務35名騎手,每位騎手月租費用為399元,以此計算,單柜月收入可達1.4萬元左右,年收益自然頗為可觀。然而,這一看似誘人的收益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維護成本、電費支出、人工成本等均未計入,加之換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補貼政策亦不穩定,真正能夠實現的收益恐怕遠非宣傳所說。
更令人咋舌的是,E智云換電項目還采用了“老帶新”的分紅模式,鼓勵投資者拉人頭獲取獎勵,層級甚至超過三級,這一做法與傳銷無異。相比之下,業內知名的換電企業如中國鐵塔、e換電等,均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投入,建設柜機、采購電池并維護運營,而非靠拉人頭賺取利益。
E智云所宣稱的4.3萬組換電柜也備受質疑。有投資者反映,該項目并未提供實時可查的換電點位信息,所謂的4.3萬組柜子更像是一張遙不可及的“大餅”。事實上,他們所用的手法很可能是用新投資者的資金為老投資者發放所謂的“收益”,這種操作模式與龐氏騙局如出一轍。
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切勿被高收益所迷惑。投資需謹慎,天上不會掉餡餅。對于任何看似過于美好的投資機會,都應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以免陷入騙局,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