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G研發的推進和低軌衛星星座部署步伐的加快,海洋通信需求的迅速增長使得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成為了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焦點。這一網絡概念,即空(無人機、飛艇、氣球)、天(衛星)、地(地面蜂窩網絡)、海(水下及水面通信)的多維度協同網絡,被視為6G時代的關鍵組成部分。
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SAGSIN)旨在打破傳統通信界限,通過整合空中平臺、衛星系統、地面基站以及海洋傳感器,構建一個覆蓋廣泛、智能協同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它不僅能夠實現全域覆蓋和無縫連接,還能在應急通信、智慧海洋建設以及偏遠地區通信覆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網絡是空基、天基、陸基和海基網絡的深度結合,需要構建統一的終端接入、空口協議和組網協議,確保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接入網絡并享受各類應用服務。
然而,由于不同通信網絡在時延、可靠性、吞吐量和安全性等性能上存在差異,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在架構設計、關鍵技術研發、實驗平臺建設和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為了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并將最新研究成果呈現給廣大讀者,《移動通信》雜志計劃在2025年10月刊出“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專題報道。
該專題將圍繞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的技術需求、標準化進展、網絡架構設計和關鍵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朱立東教授將擔任此次專題的客座主編。朱教授在衛星通信傳輸與組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曾承擔并完成60余項與衛星通信相關的項目,發表論文270余篇,出版多部相關著作。
此次專題報道將涵蓋多個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的應用場景與技術需求、網絡架構設計、信道建模與測量、協同傳輸技術、干擾管理與抗干擾技術、頻譜感知與高效頻譜共享、跨域資源調度、接入與切換機制、移動性管理、協同組網與路由算法、邊緣計算與星上處理技術、通感一體化、安全隱私保護以及標準化進展等。還將探討海洋通信、應急救災和航空航天等領域中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的應用前景。
歡迎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積極投稿,共同為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這一專題報道將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深入了解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的平臺,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