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家長們的熱議話題——母嬰產品價格上漲。不少家長反映,包括奶粉、紙尿褲、輔食及奶瓶在內的多項育兒必需品價格有所上調,涉及的知名品牌如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幫寶適等。
具體漲價幅度不一,從每樣產品10元至60元不等。例如,一位來自福建的家長陳女士(化名)分享,她長期購買的貝因美奶粉(愛加1段),原價230元/罐(950g),在7月購買時通過優惠僅需191元,但8月再次購買時價格已漲至269元,一罐奶粉漲幅達39元。
同時,江蘇的王女士(化名)也表示,她常購買的a2至初奶粉自8月起全系列漲價10-15元/聽。上海的劉女士(化名)則反映,babycare紙尿褲的價格從原來的約257元(34片*2)漲至318元,漲幅高達61元。
面對漲價潮,家長們紛紛表示,奶粉和紙尿褲作為育兒“剛需”,一旦孩子適應某款產品后,很難輕易更換品牌,因此只能被動接受價格上漲。還有家長提到,幫寶適、蘇菲尤妮佳拉拉褲以及英氏輔食、海格恩奶瓶等產品也在8月出現了價格上調。
然而,對于漲價傳聞,各品牌電商旗艦店的客服回應稱,價格波動源于不同時期促銷政策的不同,并非刻意漲價。貝因美淘寶旗艦店客服表示,店鋪活動不同,價格略有差異,而拼多多平臺貝因美嬰兒奶粉旗艦店客服則解釋,之前的價格是百億補貼政策下的優惠,現已恢復原價。
上海、杭州等地的貝因美線下專賣店也表示未收到漲價通知。a2至初奶粉淘寶旗艦店客服同樣表示,價格波動與促銷活動機制有關。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母嬰行業渠道分化嚴重,價格體系混雜,線上線下價格差異大,且過去幾年奶粉行業經歷了“價格戰”,導致價格普遍下行,當前市場正處于價格體系修復階段。
他進一步解釋,部分國產奶粉價格對比2019年和2024年幾乎“腰斬”,而現在市場正回歸理性,一些企業通過推出新品來提價,并嚴格控貨控價,這是行業逐步向好的趨勢。同時,記者注意到,奶粉、紙尿褲等產品在電商平臺、實體店及第三方渠道的價格確實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