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尾聲,原生鴻蒙HarmonyOS NEXT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成為了科技界的一大亮點。央視新聞發布的微紀錄片《逆境中的崛起》,深入探討了鴻蒙系統的成長歷程,以及華為攜手眾多合作伙伴、開發者與消費者,共同構建的鴻蒙生態。從昔日的“戰略備胎”到如今千行萬業共享的繁茂森林,鴻蒙系統的蛻變之路令人矚目。
回望過去,鴻蒙系統的誕生源于一次外部壓力。2019年,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谷歌隨即中斷了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合作,包括系統更新和GMS服務。面對生存危機,華為決定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其實,早在2013、2014年,華為就已有操作系統的早期研發項目,鴻蒙便是其中的戰略儲備。
時任華為2012實驗室終端OS開發部部長的李金喜回憶道,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提出了“戰略備胎”的概念,預見到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面對Android和iOS兩大巨頭的市場壟斷,華為決定迎難而上,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華為終端云首席戰略官林振輝形容這一決定為“九十九死一生”,其難度可想而知。
2019年8月,鴻蒙系統HarmonyOS橫空出世,并宣布開源,向全球科技界投下震撼彈。時任華為終端BG軟件部鴻蒙首席架構師李毅表示,坐以待斃絕非華為人的性格。面對外部壓力,華為更加堅定了鴻蒙系統的研發之路。
隨后,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進一步升級,試圖通過更嚴厲的禁售、禁用政策限制其發展。然而,這些打壓反而加速了鴻蒙系統的研發進程。華為Fellow、鴻蒙首席科學家陳海波指出,壓力讓華為更加堅定地投入鴻蒙的研發,因為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經過數年的穩扎穩打,鴻蒙系統迅速迭代,成為移動操作系統領域的“第三極”。2024年10月22日,原生鴻蒙HarmonyOS NEXT(HarmonyOS 5.0)正式發布,支持機型持續拓展。此次升級實現了從操作系統內核到編程語言、編譯器/運行時,再到設計系統、集成開發環境,以及AI大框架和大模型等的全棧自研,將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構建鴻蒙生態的過程中,華為深知僅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因此,華為積極與合作伙伴、開發者攜手,共同開發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從2023年9月25日華為宣布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到2024年10月22日,短短一年內,已有超過15000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原生鴻蒙應用市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鴻蒙速度”。
WPS、支付寶、高德地圖、釘釘等合作伙伴紛紛分享了開發鴻蒙原生應用過程中的故事和心得。他們表示,華為鴻蒙團隊的高效支持和系統本身的快速迭代,讓他們更有信心投入到開發工作中。同時,原生鴻蒙系統全新的系統底座和豐富的新特性新能力,也為他們帶來了創新機遇。
在共建鴻蒙生態的過程中,華為提供了一站式開發者服務,幫助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實現快速上手、高效開發、智慧運營。釘釘高級無線開發工程師陸漫表示,鴻蒙系統采用全新的ArkTS開發語言,熟悉后研發效率能夠提升30%。支付寶首席架構師李彥男也提到,與鴻蒙系統早期合作,可以嘗試體驗上的創新和產品上的創新。
華為終端BG軟件部使能部部長、OpenHarmony項目群工作委員會執行主席柳曉見指出,以前華為是在別人的土地上耕種糧食,現在有了自己的土地,可以種出自己的樹,其他人也可以長出其他的樹,共同形成一片森林。這一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鴻蒙生態的共榮共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