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豆神教育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場風波,令眾多投資者措手不及。深交所發布的一份文件揭示了豆神教育存在大量未披露的訴訟和仲裁事項,涉及金額高達45504.81萬元,這一數字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47.28%。因此,豆神教育及其高管團隊遭到了深交所的通報批評,同時證監會也宣布對其立案審查。
這一消息迅速在資本市場發酵,豆神教育的股價在監管函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便遭遇了跌停,跌幅高達19.95%。截至12月30日收盤,豆神教育的股價已跌至6.21元/股,較立案調查前下跌近27%,市值蒸發超過40億元。對于跟隨“AI+教育”概念追高入場的散戶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沉重的打擊。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豆神教育還將在12月底迎來一場約5.36億股的巨額解禁。與過去長時間徘徊在2-3元左右的股價相比,即便當前股價大幅下滑,大股東們在此時減持套現也能實現投資收益的翻倍。甚至有股東已經提前釋放出了減持的潛在信號,這令被套牢的散戶投資者擔憂不已,擔心會出現擠兌性減持,導致豆神教育剛剛有所起色的股價再次一蹶不振。
回望過去,豆神教育的經歷堪稱魔幻。前兩年,它還因凈資產為負值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俗稱“披星戴帽”。然而,從今年十月份開始,豆神教育搖身一變成為AI教育大牛股,股價在34個交易日內暴漲380%,堪稱爽文般的逆襲。
然而,就在豆神教育被立案審查、資本市場對AI教育的投資估值逐漸恢復理性的背景下,大股東們是否會在此時套現離場成為了投資者心中的隱憂。更何況,浙文互聯已在12月11日發布公告,擬授權公司管理層處置持有的豆神教育股票,授權期限長達36個月。
不過,在減持公告真正落地之前,這些擔憂只能算是潛在的。畢竟,AI+教育是一個看得見的產業大風口,豆神教育也只是剛剛入場,未來上漲的潛力或許還有很多。新實控人竇昕的貢獻也不容忽視,他不僅帶領豆神教育學會了追風口、蹭熱點,還積極推動公司向AI教育轉型。
然而,豆神教育的基本面卻顯得有些脆弱。其推出的AI大模型主要針對語文領域,應用場景和適用科目人群都較為單一,難以觸及更大的市場。同時,AI教育業務對公司的業績貢獻還非常少,今年前三季度相關收入占總營業收入不超過4%。“豆神AI”APP的下載量和年會員數也相對較低,增長速度雖快,但規模上仍與豆神教育的火熱行情不相匹配。
對于“偏科”的問題,竇昕已意識到并計劃擴科。然而,豆神教育的業績基本面是否經得起折騰卻令人擔憂。竇昕曾做出業績承諾,但豆神教育今年的業績表現雖扭虧為盈,卻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和信用減值沖回,研發費用的下滑幅度更是令人擔憂。
從資產儲備和現金流情況來看,豆神教育同樣顯得捉襟見肘。其貨幣資金、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總計約19.3億元,但總負債也有9.101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也相對較低,難以支撐AI教育這一無底洞般的投入。
因此,在豆神教育被立案、巨額解禁來襲且基本面脆弱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很容易陷入焦慮情緒。投資者等得越久,不確定性就越大,收益也就越少。豆神教育短期需要做的,是與大股東們溝通協商,安撫資本市場的焦慮情緒,以防出現擠兌性減持。而長遠來看,豆神教育還需要用實際行動向投資人證明其具備長遠成長能力和更大價值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