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在深夜時分向廣大多多客(服務商)發布了一則緊急通知,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通知指出,由于平臺業務升級的需要,信息流投放(CID)業務將即刻暫停。具體而言,從北京時間2025年7月14日零時起,所有通過該渠道產生的訂單將不再結算傭金,且相關訂單信息也將停止返回給服務商。拼多多方面特別提醒,各多多客需迅速行動,及時通知并協助商家關閉相關廣告計劃,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損耗。
這一突如其來的通知,讓不少服務商措手不及,紛紛表示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然而,經過深入分析,業界普遍認為,此次業務暫停背后或許隱藏著更為深層的原因。
一方面,近年來監管部門對個人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相關法規政策不斷收緊。特別是在跨平臺數據傳輸方面,監管要求愈發嚴格。而CID技術本質上涉及用戶訂單數據的回傳與優化廣告投放,這一過程可能觸及用戶ID等敏感信息的暴露風險,從而引發監管擔憂。
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拼多多此舉或是出于對自身流量生態的考量。隨著拼多多站內流量的穩步增長,平臺或許希望通過暫停CID業務,引導廣告主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站內投放,從而進一步提升平臺的廣告收益和流量變現能力。
事實上,當前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積極構建和提升自身的流量體系,以更好地適應監管要求并拓展業務空間。拼多多此舉,無疑也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一次重要調整。
對于廣大多多客和商家而言,雖然此次業務暫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和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重新審視和調整廣告投放策略的重要契機。在監管趨嚴和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適應和利用平臺規則,將成為決定未來業務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