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港股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別是在新股上市方面,這一年無疑成為了一個井噴之年。與2023年相比,2024年的港股市場不僅上市企業數量大幅增加,集資額也實現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在年末的最后一個月,港股市場再度迎來了上市熱潮,共有30家企業成功上市,遠超10月和11月的IPO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股上市熱潮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占據了顯著位置。12月上市的26家企業中,有10家與醫療、醫藥概念緊密相關,包括微醫控股、藥捷安康、勁方醫藥等知名企業。而在11月上市的17家企業中,也有6家屬于醫療健康領域,如武漢大眾口腔醫療、上海細胞治療等。這些企業大多計劃將IPO所籌集的資金用于醫藥產品、醫療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探索,顯示出醫療健康行業對資金支持的迫切需求。
從股價表現來看,2024年港股醫藥生物市場中的106只個股中,有26只實現了股價上漲,占比約25%。投資者對醫療健康賽道的熱捧,無疑是推動醫藥股扎堆港股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港股市場在2024年整體表現回暖,特別是下半年,港股醫藥板塊的跌幅收窄幅度明顯大于A股,顯示出港股市場更早地觸底反彈,這也為醫療健康企業選擇港股上市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政策方面,2024年港股市場也迎來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中國證監會推出的促進資本市場對港合作的措施,以及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合宣布的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都為內地醫療健康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便利條件。香港交易所正在醞釀的一系列上市機制改革,如放寬公眾持股量限制、降低A+H股發行人在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數門檻等,有望進一步提升港股的上市吸引力。
在醫療健康企業中,AI技術的應用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趨勢。以微醫控股有限公司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AI醫療公司,其主要通過AI應用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能力。而廣東東陽光藥業則將AI技術應用于藥物研發的各個階段,并建立了多個先進的AI驅動模型。這些企業的實踐表明,AI技術正在迅速滲透到醫療行業的各個層面,為醫療健康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制藥賽道,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尤為廣泛。藥物靶點的發現和識別、藥物分子設計、臨床開發和臨床轉化方案的優化等階段都普遍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縮短了藥物研發周期,降低了研發成本,還提高了新藥研發的成功率。例如,英矽智能已有一款人工智能藥物取得積極結果,成為全球首個人工智能藥物概念驗證案例。
生成式AI大模型在醫療生態中也逐漸形成了新的市場格局。以APUS為代表的AI大模型新勢力公司、以商湯、訊飛為代表的傳統科技企業以及以百度、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布局AI醫療領域。這些企業圍繞數字化、智能化賦能醫療機構,推出了多種智能醫療產品和服務。
盡管醫療大模型的商業化之路仍充滿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醫療健康企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只有不斷創新和適應變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也將繼續發揮其作為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的獨特優勢,吸引更多的醫療健康企業前來上市。隨著上市機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港股市場將進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競爭力,為醫療健康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