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推進下,大模型的應用邊界持續拓寬,深入各行各業,引領著數字化轉型的新潮流。
近期,一份由智能超參數機構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模型中標項目概覽》揭示了該領域的繁榮景象。報告顯示,科大訊飛憑借其在91個項目中的成功中標,以及累計8.478億元的中標金額,榮登2024年度大模型中標項目的榜首,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軍者。
據統計,2024年全年共記錄有1520個大模型相關的中標項目,其中披露金額的1107個項目總計達到了64.67億元人民幣。與2023年相比,中標項目數量激增15.5倍,而披露的中標金額也增長了7.2倍。這一數據無疑彰顯了大模型技術在商業化應用上的巨大潛力和市場活力。
科大訊飛在大模型市場的突出表現,得益于其在通信、金融、能源、教育、政務、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成熟解決方案。科大訊飛的中標項目主要集中在央企和國企,其應用類項目占比最大,特別是在數字人及客服、知識問答平臺、智能編程等前沿應用場景中表現搶眼。科大訊飛表示,通過將大模型技術與現有解決方案的深度融合,他們為客戶提供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服務。
與此同時,百度和智譜等其他通用大模型企業也展現出了強勁實力。百度全年中標69個項目,中標金額達到3.7295億元,項目覆蓋金融、能源、政務、通信、教育等多個領域。智譜則以32個中標項目緊隨其后,主要集中在通信、金融、能源、教育等行業。字節跳動旗下的火山引擎、阿里云、騰訊云也分別憑借24、20、19個中標項目,占據了市場的重要位置。特別是騰訊云,以1.4803億元的中標金額,緊隨科大訊飛和百度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些大型企業和運營商背景的企業外,一些AI初創企業也在大模型招投標市場中嶄露頭角。這些企業憑借創新的AI技術或解決方案,成功獲得了市場份額。例如,深擎科技、瑞萊智慧、庖丁科技等,雖然單個企業的中標項目數量有限,但整個群體的中標項目數量正在快速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還有多張大模型中標項目的相關圖片在網絡上流傳,這些圖片不僅展示了中標企業的風采,也反映了大模型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和深遠影響。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大模型技術將在未來繼續引領數字化轉型的新趨勢,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