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行業近年來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與此同時,投訴量也呈現出顯著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24年各大平臺接收到的與直播電商相關的投訴舉報達到了40.2萬件,與前一年相比激增了19.3%。這一數據揭示了直播電商領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虛假營銷、假冒偽劣商品泛濫、銷售禁限售商品、主播間的惡意競爭以及虛構用戶評價等五大亂象,其中,虛假營銷問題尤為突出。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市場監管總局積極行動,推動相關立法立規工作。據悉,《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已經完成了征求意見階段,即將出臺。該辦法不僅明確了直播電商中各參與方的責任,還將AI生成的內容納入了監管范疇,設立了“黑名單”制度以加強行業自律。辦法還計劃推廣商品編碼制度,并建立監測系統,通過提升“物防”和“技防”能力,進一步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的監管。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處于在業和存續狀態的直播電商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37.3萬家。特別是2025年以來,截至當前,新增注冊的直播電商相關企業數量已接近7.4萬家。從注冊數量的趨勢來看,近五年來,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持續攀升,并在2024年達到了歷史高峰。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在直播電商領域的企業數量遙遙領先,以超過5.5萬家的數量占據了全國14.94%的份額。緊隨其后的是四川省、浙江省、山東省和江蘇省,這些地區在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上同樣表現出色。
然而,直播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并非沒有隱憂。據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0.84%。這一比例雖然不高,但仍需引起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以確保直播電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