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UGC(用戶生成內容)平臺的內容生態正經歷一場靜悄悄的變革。2024年,這一趨勢尤為顯著,傳統的頭部網紅效應逐漸減弱,而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正成為UGC平臺的新寵。在抖音上,AI特效濾鏡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一時,吸引了無數用戶的參與。
這股AI特效風始于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濾鏡挑戰。用戶只需上傳一張圖片,便能生成充滿創意的視頻內容。小貓開口唱歌、一鍵變換發型等特效,不僅降低了內容創作的門檻,還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每次生成的AI內容都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同開盲盒般帶給用戶驚喜。
以抖音為例,今年5月,Remini的黏土風格濾鏡在全網掀起熱潮,吸引了近三百萬用戶的參與。隨后,毛氈濾鏡、柯南動畫風、繪本風、油畫風等一系列AI濾鏡相繼推出,成為用戶創作的風向標。這些特效不僅讓用戶的圖片變得生動有趣,還通過社交裂變的方式在站內刷屏式傳播,多次登上抖音挑戰榜。
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AI特效玩法的不斷升級。從最初的“圖生圖”到現在的“圖生視頻”,AI特效的進化速度令人驚嘆。在“圖生視頻”階段,用戶上傳一張圖片后,人和寵物便能在AI特效的助力下唱歌、跳舞,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都被調動起來,生成的視頻內容極具觀賞性和互動性。
抖音還推出了新年玩法“AI生成年度單曲”,用戶上傳圖片后,AI能識別并生成相關的年度單曲,產出視頻內容。這一變化是抖音主動調整內部生態的結果,也是AI玩法逐漸滲透到字節多個業務線的體現。5月,剪映上線了AI內容平臺“即夢”,旨在通過GenAI技術為用戶提供一個想象力世界的相機。
AIGC正在重塑抖音的內容生態。以Remini的黏土風特效為例,這一特效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免費供用戶使用,引發了用戶的情感共鳴,展現了AI在內容生態中應用的可能性。隨著AI技術的成熟,此類濾鏡開始量產,不斷給用戶帶來新奇的互動體驗。
在抖音的每個AI特效主頁,都會注明其創作者。抖音官方、獨立特效師和第三方AI特效制作團隊共同構成了抖音的AI特效制作生態。這些團隊源源不斷地向抖音輸送AI特效模板,降低了用戶的創作門檻,擴大了用戶的選擇范圍。
然而,AI特效的同質化問題也逐漸顯現。盡管大量的AI模板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但相似的濾鏡和特效容易導致用戶的審美疲勞。因此,如何保持AI特效的新鮮感和創意性,成為抖音和創作者們共同面臨的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抖音和剪映等平臺正在不斷探索新的AI創作工具和技術。剪映推出的“即夢”平臺,就是希望通過掌握最核心的生產技術,來推動AI創作的發展。同時,抖音也在吸引更多的外部創作者加入特效制作團隊,通過提供現金激勵、粉絲增長以及多平臺推廣等扶持政策,來激發創作者的創作熱情。
盡管AI特效在UGC平臺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如何保持其創造力和想象力,仍然是平臺和創作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保持平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