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盛大開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200多家機器人企業參展,展示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這場盛會匯聚了人形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等各類展品,共計1500多件,其中100多款為首發新品。
盡管北京立秋后的首場大雨傾盆而下,但觀眾的熱情并未受到絲毫影響,展館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記者團隊穿梭于三大展館之間,累計步數超過2萬步,帶回了豐富的現場觀察。
今年,人形機器人成為展會的絕對主角,展商數量創歷史新高。A館至少有22家,B館29家,C館8家,每個表演展臺都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人形機器人不僅能進行格斗、踢球、跳舞等炫技表演,還能提供調酒、做咖啡、搬運重物等貼心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機器人已經可以購買。線上有京東機器人專區,線下世界機器人大會和機器人大世界展示并售賣包含41家參展企業的百余款產品,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和智能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也提供了優惠價格。
京東宣布將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投入超百億資源,計劃三年內助力100個智能機器人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并推動這些品牌進入超百萬個終端場景。
展會現場,人形機器人的價格從幾萬元到近百萬元不等,如眾擎PM01售價為8.8萬元,宇樹G1為9.9萬元,而最貴的優必選分揀機器人Walker S補貼價為97.2萬元。這些機器人不僅在家庭陪伴、科研教育等領域展現潛力,還開始深入餐廳、超市、醫院、工廠等具體場景。
然而,人形機器人技術尚不成熟,目前仍無法完全擺脫人工控制。盡管它們在展會上頻頻亮相,但翻車狀況屢見不鮮,這意味著它們暫時還無法完全替代人類工作,反而可能增加對人類崗位的需求。
除了人形機器人,展會還展示了各種機器動物,如機器狗、機器豹、機器鳥等,它們展示了在復雜地形中的行走能力和自主導航技術。服務機器人、康養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非人形機器人也在展會中大放異彩,它們在真實場景中的應用方案往往更加成熟和有效。
在技術方面,展會期間發布了多個創新成果。星海圖推出了全球首個端到端全身控制VLA模型,只需一句自然語言指令,就能操控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中完成任務。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示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通用多模態視覺感知系統,越疆DOBOT平臺則旨在成為Agent時代的“機器人安卓”。
核心零部件方面,激光雷達、傳感器等展品琳瑯滿目。禾賽科技展示了面向機器人場景的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達JT系列,RboSense速騰聚創則推出了基于傳感器架構創新的“機器人之眼”系列Active Camera。他山科技的AI觸覺傳感器、藍點觸控的六維力傳感器等也吸引了眾多關注。
總體來看,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了機器人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廣泛應用。盡管人形機器人技術尚不成熟,但它們在各個領域的嘗試和探索無疑為未來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