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維系統級封裝(SiP)模塊領域,一項創新的BGA焊球隔離技術正逐步展現其顯著優勢。該技術通過在SiP模塊中巧妙利用球柵陣列(BGA)焊球,不僅實現了上下基板間的垂直互連,還大幅提升了模塊的集成度。更重要的是,這些焊球如同一道道天然的屏障,有效隔離了不同信號通道,顯著增強了系統的電磁兼容性、信號完整性和抗干擾能力。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將原本用于PoP疊層連接的BGA焊球重新排布,形成一道道屏蔽墻。電子科技大學的蔡茂在《電子與封裝》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詳細闡述了這一技術的原理和應用。他通過電磁仿真模型,將SiP模塊中的射頻串擾分為四種典型模式:同層平行傳輸線間串擾、同層垂直傳輸線間串擾、不同層平行傳輸線間串擾和不同層垂直傳輸線間串擾。仿真結果表明,BGA焊球隔離技術能顯著提高射頻通道的隔離度。
在具體應用方面,蔡茂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比不同焊球排布方式的隔離效果,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焊球屏蔽墻設計方法。他們發現,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增加BGA焊球屏蔽墻的數量可以進一步提升隔離度。焊球的直徑和間距也對隔離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通過一系列精細的調整和優化,他們最終實現了在SiP模塊中顯著提升射頻通道隔離度的目標。
為了驗證這一技術的有效性,研究團隊還對一款小型化寬帶功分SiP模塊進行了應用測試。這款模塊體積小巧,功能強大,能在10~20GHz頻段下實現二功分放大功能。然而,由于模塊體積小、頻帶寬,存在復雜的射頻串擾和耦合問題。在不采用BGA焊球隔離技術的情況下,模塊的泄露功率無法滿足指標要求。而采用了這一技術后,輸入檢測通道與其他通道間的隔離度大幅提高,泄露功率在整個工作頻段內均小于-50dBm,成功滿足了指標要求。
測試結果顯示,在應用BGA焊球隔離技術前后,射頻通道的隔離度有了顯著改善。特別是在15GHz以上的頻段內,隔離度的提升尤為明顯。在某些頻段內,隔離度甚至提高了接近50dB。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BGA焊球隔離技術的有效性,也為SiP模塊的射頻通道隔離度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這一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相信未來將有更多高性能、高集成度的SiP模塊涌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