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主在安裝充電樁時,往往會發現這一過程中的復雜性超乎預期。一項對比顯示,選擇官方安裝服務的費用,較第三方服務商高出至少1200元,這使得充電樁安裝服務對于普通車主而言,變得不那么經濟實惠,反而像是一種“高消費陷阱”。
這一差價,讓不少車主開始考慮更為經濟的安裝方案。有車主算了一筆賬,如果能省下這1200元,無疑將對廣大混動車主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一位車主表示,他傾向于使用10平方毫米的線纜進行安裝,因為相比官方標配的6平方毫米線纜,10平方毫米線纜的安全裕度更高,理論載流量是前者的1.5倍以上,能顯著降低發熱風險。
這位車主進一步解釋,雖然官方7千瓦充電樁使用6平方毫米線纜已能滿足基本需求,但升級到10平方毫米線纜后,安全系數將大幅提升。他的朋友們大多支持這一觀點,認為10平方毫米線纜更為穩妥。然而,也有人持保留意見,擔心過度追求高配置會造成資源浪費,畢竟過去已有不少因盲目追求高性能而最終導致性能過剩的例子。
對于線纜發熱問題,車主們普遍認為,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環境溫度、充電時長以及線纜質量等。6平方毫米線纜雖然達到了國家標準,但在實際使用中仍存在臨界風險。長時間使用后,線纜絕緣層可能加速老化,增加短路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火災。因此,一些車主更傾向于使用10平方毫米線纜,以提升安裝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