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熱情持續高漲,盡管有新興技術如DeepSeek提出了更為經濟高效的AI應用方案,但這并未改變亞馬遜、微軟、谷歌和meta等公司對AI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四家公司今年的累計資本支出有望突破3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于,這些公司正競相構建數據中心,并不斷擴大專用芯片集群的規模,以保持其在AI大模型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盡管投資者對這些新興技術的高額投資回報率存在擔憂,但這些公司的管理層依然堅定地推進AI領域的投資。
數據顯示,亞馬遜、微軟、谷歌和meta在2024年的總資本支出達到了24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萬億元),同比激增63%,遠超前一年的15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萬億元)。其中,亞馬遜在2024財年四季度的資本支出就達到了2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9億元),全年資本支出總額為7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90億元),而2025年的資本支出預期更是大幅增加至接近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95億元),且大部分將投向AI和云計算領域。
亞馬遜方面表示,該公司在客戶服務、商品上架、庫存管理、機器人等多個業務板塊已經應用了AI技術,并計劃推進約1000個生成式AI應用的開發和實施。然而,受到GPU資源和電力資源的限制,其AI服務器和自研芯片等硬件的生產速度可能會受到影響,預計今年下半年情況會有所好轉。
在亞馬遜之后,微軟、谷歌和meta也相繼公布了其龐大的AI投資計劃。微軟計劃在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用于AI數據中心的建設,谷歌則計劃將相關支出從2024財年的525億美元增至2025財年的750億美元。而meta則計劃在今年在AI領域投資600億至650億美元,遠高于分析師的預期。
盡管這些公司在AI領域的投資力度空前,但它們的云業務增長卻并未完全達到預期。亞馬遜的AWS在2024年四季度的銷售額雖然同比增長了19%,但仍略低于預期。同樣,谷歌和微軟的云業務業績也未達到分析師的預期,主要受到產能限制的影響。亞馬遜CEO安迪·賈西表示,公司正面臨難以獲取足夠多的主板等關鍵組件,以及難以滿足資源密集型AI產品的能源需求的困境。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亞馬遜正在通過降低運營成本來為其數據中心的產能投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該公司還在積極開發新的AI模型Nova,并深入推進自研芯片Trainium的研發。然而,由于供應鏈的限制,其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芯片供應速度放緩,可能會影響到AI服務器水平的升級進程和自研芯片的出貨速度。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這些科技巨頭對AI領域的投資熱情并未減退。他們堅信,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其需求將呈現指數級增長。因此,他們將繼續加大在AI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以爭奪快速增長的AI行業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