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業的浩瀚星空中,月之暗面近期成為了備受矚目的新星。這家由循環智能分拆而來的公司,不僅吸引了阿里、騰訊等巨頭的巨額投資,還因一系列技術突破和內部紛爭而備受關注。
月之暗面的聯合創始人張予彤,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AI)的發展速度在農歷新年期間總是超乎想象。從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2023年的招募行動,到2024年Kimi移動端上線及長文本能力的展現,再到2025年DeepSeek開源新模型的發布,每一步都見證了AI技術的飛速進步。
月之暗面的前身循環智能,早在2016年由楊植麟、張宇韜、陳麒聰共同創立,并獲得了金沙江創投、華山資本、靖亞資本、真格基金、紅杉中國、萬物資本、博裕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的青睞,公司估值一度攀升至2億美元以上。然而,真正讓月之暗面名聲大噪的,卻是其分拆后的獨立發展。
2024年初,阿里向月之暗面注資8億美元,使這家初創公司迅速走紅。同年8月,月之暗面再次獲得騰訊、高榕創投等投資機構的加持,估值飆升至33億美元。然而,就在公司如日中天之際,一場投資者與創始人之間的紛爭悄然爆發。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公開抨擊張予彤,指責其在新拆分的公司中隱瞞并欺騙了自己擁有巨額免費股份的事實,違反了受托責任,并被金沙江解雇。盡管朱嘯虎表示愿意豁免Kimi、張宇韜以及月之暗面公司,支持年輕人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夢想,但這場紛爭仍然引發了業界對創業風險投資合規性的深刻反思。
面對指責,楊植麟發文回應稱,循環智能與月之暗面之間簽訂了明確的協議,包括占股安排、全職義務豁免以及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等。他強調,張予彤作為月之暗面的聯合創始人,在業務、戰略以及融資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股份是對其多年持續工作的對價,與循環智能及其股東的決策無關。
在這場風波中,張予彤始終保持沉默。然而,隨著DeepSeek的持續走紅,她終于發聲,對Kimi新版本上線后用戶量再創新高表示高興。她指出,Kimi的長文本+推理能力讓搜索問答更全面、及時、準確;多模態能力則讓Kimi能夠看懂現實世界的復雜問題。張予彤還表示,盡管AI熱潮有起有落,但Kimi始終在進化,我們要更勇敢地追逐夢想。
如今,月之暗面已成為AI領域的佼佼者,其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備受矚目。未來,這家初創公司能否繼續引領AI技術的發展潮流,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