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馬云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據多方報道,2月11日,馬云現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注意。
當天,身穿標志性阿里巴巴黑色文化夾克的馬云,面帶微笑,在園區內與員工親切互動,并向他們揮手致意,送上“新年好”的祝福。許多員工紛紛表示,馬云的狀態極佳,完全看不出已經60歲。
據報道,此次馬云現身的具體地點是阿里巴巴西溪園區A區2號樓的閑魚辦公區。隨后,他還前往了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的辦公區域進行探訪。這一消息得到了知情人士的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閑魚和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旗下的夸克業務,均屬于阿里巴巴首批戰略級創新業務“四小龍”。這些業務被賦予了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巨大的市場空間,旨在符合用戶需求趨勢和集團的“AI驅動”戰略。未來,這些業務將以獨立子公司的方式運營,并打破以往在集團內的定位限制,獲得持續3~5年的投入。
閑魚作為阿里巴巴的戰略級創新業務之一,目前注冊用戶數已超過5億,其中95后用戶占比超過四成。面對“變現”的挑戰,閑魚正在加速商業化進程。而夸克業務則在融入阿里巴巴AI To C的布局中,加速技術突破,并探索新的硬件方向,如AI眼鏡等。夸克近期已與天貓精靈團隊融合,并引入了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許主洪,負責AI To C業務的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馬云的現身無疑為阿里巴巴的創新業務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股價也在港股市場上表現出色。開盤后,阿里股價創下階段新高,最高觸及108.6港元/股。年初至今,阿里股價已上漲近28%。
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進展也備受關注。據消息,阿里巴巴的開源Qwen2.5模型助力了低成本的AI訓練。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這一技術,成功開發出了低于50美元的AI推理模型。這一成果展示了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實力和創新能力。
然而,盡管市場對阿里巴巴的情緒日益樂觀,但在AI和云業務的增長空間、市場地位以及股東回報等方面,投資者仍存在分歧。部分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和云業務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但也有人對人工智能能力的變現表示擔憂。整體來看,投資者情緒樂觀與謹慎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