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圈內傳出一則重磅消息,蘋果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攜手,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的人工智能功能。這一消息無疑給此前一直傳聞將與百度合作的蘋果帶來了戲劇性的轉折。
據悉,蘋果與百度的合作意向曾一度被市場看好,甚至有消息稱,百度將為iPhone提供AI服務,助力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智能化進程。然而,就在合作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之際,蘋果卻突然宣布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這一變故讓市場各方措手不及。
消息一出,百度股價隨即大幅下跌,美股市場收盤時,百度股價跌至89.44美元/股,跌幅達到4.7%。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港股則表現出色,股價大漲8.48%。盡管百度股價在隨后有所回升,但漲幅僅為0.17%,顯然未能完全擺脫此次合作變故的影響。
關于蘋果為何放棄百度,轉而選擇阿里巴巴,業內人士給出了多種解讀。有消息稱,百度在開發“Apple Intelligence”模型方面進展緩慢,未能滿足蘋果的高標準,導致雙方合作受阻。具體而言,百度的大模型在適配國行版iPhone時遇到了技術難題,文心一言在理解提示詞和準確性方面存在顯著問題,無法滿足蘋果用戶的需求。
雙方在數據隱私政策上的分歧也是導致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百度希望保留通過AI搜索功能收集的用戶數據,以便用于數據分析。然而,蘋果的隱私政策卻對此持嚴格態度,禁止收集使用AI查詢的iPhone用戶數據,不允許第三方隨意訪問或使用用戶的個人數據。這一分歧使得雙方難以在合作中達成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百度在AI領域擁有不俗的實力,但阿里巴巴旗下的通義千問同樣不容小覷。通義千問在B端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和成熟,涵蓋了金融、工業、教育、醫療、政務等多個行業。同時,通義千問在C端場景也完成了落地,并具備支持大客戶長期合作的能力。這些因素使得阿里巴巴在與百度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
此次蘋果與阿里巴巴的合作無疑將對百度在AI領域的布局產生深遠影響。未來,百度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