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傳來一則令人矚目的消息:蘋果國行版中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最終選擇了與阿里巴巴合作。據悉,雙方已聯合開發的國行AI功能正處于國內相關部門的審核階段,預計不久的將來就會正式面世。
這一消息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對此感到頗為意外。畢竟,在此之前,市場傳聞蘋果正與百度洽談合作,計劃將百度的文心一言作為國行版本AI的合作方。
回顧去年,蘋果的iOS18系統已經引入了AI功能,但這一功能是基于與OpenAI的合作開發的。然而,由于OpenAI在國內無法使用,因此國行版本的iPhone并未搭載該功能。這也使得國內用戶對蘋果AI功能的期待更加迫切。
在此背景下,關于蘋果與百度合作的傳聞愈演愈烈。然而,就在去年年底,市場風向突然轉變,傳出蘋果也在與騰訊、字節洽談合作的消息。騰訊的混元大模型和字節的豆包模型在全球評測中均表現出色,這使得它們成為蘋果潛在的合作伙伴。
隨著Deepseek的崛起,市場上甚至出現了蘋果可能選擇Deepseek作為合作伙伴的猜測。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蘋果選擇了相對低調的阿里巴巴,采用其通義大模型作為國行AI功能的基石。
盡管這一選擇讓人感到意外,但仔細分析后也不難發現其中的合理性。阿里巴巴作為國內頂尖的互聯網企業,其實力不容小覷。阿里云在國內云計算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能夠支撐起雙11這樣的重大節日,足以證明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同時,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得到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其擁有的云計算、芯片、系統等全棧自研能力,使得公司在抗風險方面表現出色。與蘋果合作,阿里巴巴也不會因為利益紛爭而給蘋果帶來壓力,這與騰訊、字節等企業與蘋果之間的傭金分成爭議形成了鮮明對比。
至于Deepseek,盡管在市場上備受矚目,但在阿里巴巴這樣的行業巨頭面前,其經驗和實力仍有待提升。蘋果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選擇與阿里巴巴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為何最終未選擇百度,據傳是雙方在技術層面存在一些問題。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但無論如何,蘋果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已成定局。對于蘋果而言,這一合作無疑將為其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