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期對Microsoft Store應用商店實施了一項重大變革,這一變動深刻影響了用戶管理應用更新的方式。
以往,用戶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能夠關閉自動更新功能,根據個人需求手動安裝應用的最新版本。然而,最新的更新中,微軟取消了這一手動更新選項,帶來了全新的更新管理機制。
現在,用戶在微軟商店中僅能選擇暫停應用更新,暫停時長有固定選項,從一周到最長五周不等。這意味著用戶無法完全拒絕更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遲更新的時間。
當用戶選擇暫停更新時,系統會提示設定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到達該時間點后,商店將自動恢復自動更新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系統會自動更新所有應用,無需用戶額外操作。
實際上,這種強制更新的做法并非新鮮事物。Windows 10和Windows 11系統早已采取類似策略,允許用戶在特定時間內暫停更新,隨后系統會自動下載并安裝更新。微軟此舉的核心目的是提升系統的安全性。
這一理念在微軟最近的一份公告中得到了進一步體現。微軟計劃將Windows 11 24H2版本中的內置應用更新到最新版本,確保全新安裝時用戶不會使用到過時應用,從而提升整體安全性和用戶體驗。
盡管如此,用戶仍然可以選擇在微軟商店之外下載應用,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即將推出的Windows 11 25H2版本將賦予用戶對內置應用(包括微軟商店)更多的控制權,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戶對強制更新策略的不滿情緒。
此次更新策略的調整引起了廣泛討論,用戶對于微軟在安全性與便利性之間所做的權衡持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