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一搜的最新動作在AI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它悄然接入了DeepSeek R1滿血版模型,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騰訊成為首個將DeepSeek模型融入核心業務的互聯網巨頭,更為DeepSeek打開了一個觸達十億級用戶的龐大入口。
此舉無疑改變了AI領域的游戲規則。以往,無論是AI領域的新興勢力還是互聯網巨頭,都依賴自身的模型能力構建生態,吸引開發者與用戶。而今,模型能力雖依然關鍵,但AI生態的構建越來越依賴于龐大的資源供給與卓越的工程化能力。
在這場技術平權的浪潮中,互聯網巨頭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它們通過接入DeepSeek承接了海量溢出流量。盡管DeepSeek并未主動擴大用戶規模,也未解決服務器繁忙問題,但巨頭們憑借成熟產品如微信搜一搜、百度搜索、釘釘等的龐大用戶基礎,成功吸引了這些流量。
另一方面,大模型技術平權的趨勢提升了巨頭的重要性。未來,AI領域可能會形成“核心模型公司+平臺型巨頭+中小開發者”的三層結構。核心模型公司提供底層技術和框架,中小開發者發掘垂直場景機會,而平臺型巨頭則憑借算力、數據等資源優勢成為連接兩者的中堅力量。
騰訊是擁抱DeepSeek最為果斷的互聯網巨頭之一。微信搜一搜迅速接入DeepSeek R1,為用戶提供全新的AI搜索體驗。這一高調操作展現了騰訊積極擁抱AI應用的策略,也扭轉了外界對其在大模型領域動作遲緩的看法。騰訊通過讓微信搜一搜、騰訊元寶、騰訊地圖等產品快速接入DeepSeek,成功抓住了AI時代的核心產業機會。
阿里同樣從DeepSeek的走紅中受益匪淺。盡管阿里否認了投資DeepSeek的傳聞,但其與蘋果的合作進一步證明了阿里的AI能力。阿里將創新突破口從新零售轉向AI,傾注了更多技術愿景和長遠目光。通過整合AI技術,阿里正打造一個通暢的全球電商網絡雛形,并展現出在AI基建領域的雄心。
阿里在大模型、云平臺、to B和to C應用上都展現出了清晰的打法。通義千問大模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群之一,阿里云則作為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商,為大模型廠商提供API接口和推理服務。在應用層面,釘釘、夸克等產品正成為阿里推動AI應用的重要力量。
相比之下,百度和字節在面對DeepSeek時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百度雖率先跟上OpenAI的節奏發布了文心一言,但在DeepSeek的沖擊下逐漸失去領先地位。李彥宏關于閉源模型與開源模型的論斷被推翻,百度被迫擁抱免費和開源,并宣布搜索將接入DeepSeek R1。而字節在反應遲緩后,通過大力投入資源快速追上大模型發展步伐,但仍對未能率先實現基于長鏈思考模式的創新表示遺憾。
字節旗下的火山引擎、飛書等產品已支持DeepSeek模型,但字節很可能不會完全依賴開源的DeepSeek,而是會加速上線自己的深度思考模型。字節CEO梁汝波在全員會上明確表示,要將智能本身作為最重要的目標,并探索可穿戴、更便攜、更自然的硬件交互方式。
在這個真正的AI時代,DeepSeek的沖擊加速了互聯網巨頭的分化與更迭。騰訊、阿里、百度和字節等巨頭的應對舉措,都是時代更迭敘事的一部分,共同構成了AI新時代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