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先的AI驅動芯片良率管理平臺——智芯領航科技(蘇州)有限公司(ChipGPT Technology)近日成功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Oriza Holdings牽頭,Longding Capital、長沙國資控股以及早期投資者Conswall Capital共同參與。具體融資金額尚未對外公布。
智芯領航計劃將新獲得的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以及人才引進。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為Uniwood Capital。
智芯領航由擁有超過20年工業制造領域經驗的姚文泉于2006年創立,公司初期專注于為晶圓制造業提供信息軟件解決方案。姚文泉曾親自為中芯國際(SMIC)投資開發良率管理軟件,該軟件將生產線良率提升了0.5個百分點,創造了數千萬美元的收益。
2014年,智芯領航與中芯國際合作,共同開發生產線大數據分析和良率分析技術,并逐步取代了美國KLA公司的相關產品。多年來,智芯領航不斷擴展產品線,推出了包括YMS、DMS、ADC等在內的AI工具,極大地提升了芯片良率分析的效率和能力。
目前,智芯領航的產品已被包括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在內的十多家晶圓廠采用。公司還在不斷向先進封裝生產線和芯片設計領域拓展,進一步擴大了在半導體制造業的影響力。
智芯領航還開發了行業專屬的AI大模型——ChipSeek,該模型利用AI技術清理和分析來自生產設備與工藝節點的龐大數據集。ChipSeek在提升良率分析、診斷能力和工藝優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ChipSeek的商業推出標志著中國半導體AI工業軟件進入了認知智能時代。
Longding Capital的合伙人劉立哲表示,隨著半導體行業競爭的加劇,業內人士已注意到,企業效率提升的突破點正在從硬件堆疊轉向軟件賦能,再進一步轉向AI賦能。他補充道,每投資1元在工業軟件上,可以帶來7至8元的整體效益提升,而在良率管理領域,這種杠桿效應尤為顯著。
劉立哲進一步解釋說,良率管理行業的轉折點已經出現:一方面,國內在建的晶圓廠眾多,后續的產能爬坡期將產生數十億元的良率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先進工藝的流片成本越來越高,迫使良率管理從事后歸因向實時預測轉變。智芯領航在以上兩個方面抓住機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將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良率提升和工藝優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