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風云變幻之際,群核科技,這家低調卻實力雄厚的公司,正悄然向IPO發起沖刺,與近期備受矚目的幻方科技、宇樹機器人等并駕齊驅,共同構成了“杭州六小龍”的輝煌陣容。盡管群核科技的名字尚未如DeepSeek或人形機器人般點燃投資者的熱情,但其背后的故事和潛力,卻足以令人矚目。
群核科技的成立,要追溯到2011年,由三位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計算機科學研究生——黃曉煌、陳航和朱皓聯手創立。他們不僅擁有名校光環,更在大廠歷練過:黃曉煌曾在英偉達負責軟件開發,陳航在杭州億腦智能科技擔任非執行董事,朱皓則在亞馬遜和微軟擔任軟件工程師。這樣的背景,為群核科技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左至右:朱皓、黃曉煌、陳航,三位創始人攜手開啟了群核科技的傳奇之旅。他們的創業之路,從構建專有GPU集群,到推出家裝設計領域的平臺型軟件“酷家樂”,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八年間,群核科技累計融資約2.95億美元,吸引了IDG資本、高瓴資本和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股權結構雖分散,但實力不容小覷。
群核科技的業務模式,堪稱“拿錘子找釘子”的典范。他們始于空間設計和可視化,卻不止于此。公司的愿景,是以AI驅動一個平行的物理世界,成為真正的“盜火者”。在創業初期,面對GPU普遍本地運行的現狀,群核科技開創性地將GPU放到云端,利用GPU實現“物理正確”的渲染引擎,這一前瞻性的決策,不僅奠定了公司的技術基礎,更為日后的蓬勃發展埋下了伏筆。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群核科技也曾面臨生存的困境,一度在商業化道路上摸索前行。從機器人、家居到電影行業,他們嘗試了多種可能性,最終選擇了家裝行業作為突破口。憑借“酷家樂”家裝設計服務平臺,群核科技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成為了支撐其融資造血的關鍵。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群核科技不僅推出了面向國際市場的“Coohom”,還通過增強型BIM功能開發了“酷空間”,將設計功能擴大到商業及工業空間。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他們更是推出了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能解決方案“群核空間智能平臺”。這一系列創新,讓群核科技從家裝設計延伸至家居行業,從設計與可視化橫跨到生產端,客戶群體也日益多元化。
群核科技的野心,遠不止于家居SaaS產品。他們的終極追求,是成為“物理世界模擬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不斷擴張算力、算法和數據三大基礎條件。由5400臺服務器構建的GPU集群,以及3.62億個3D模型和空間設計元素配合的人工智能,共同構成了群核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他們相信,高價值合成數據是未來打開想象空間的關鍵。
盡管群核科技在技術和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他們的夢想之路仍然充滿挑戰。近年來,公司不斷豐富產品功能吸引用戶,業績逐年向好。然而,巨額的營銷費用和研發支出,卻讓他們至今未能實現盈利。IPO申請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群核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4.37億元、3.9億元和2.63億元,占同期公司營收的七成以上。這表明,群核科技仍在為實現愿景而大量投入。
面對資金壓力,群核科技急于尋求IPO之路。他們曾嘗試在美國上市,但因外部環境和投資者情緒影響而未能如愿。如今,他們轉戰港股市場,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繼續推動公司的發展。黃曉煌曾笑談,公司的夢想是成為市值千億美元以上的世界級TOP科技公司。這一夢想,雖然燒錢,卻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