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垃圾焚燒這一傳統印象中與環境臟亂劃等號的概念,正在被三峰御臨環保發電廠重新定義。這座承載著渝北、江北等地區生活垃圾處理重任的發電廠,自2018年啟動建設,至2021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不僅實現了重慶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的全覆蓋,更為城市的綠色循環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進三峰御臨環保發電廠,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整潔與高效的景象。從封閉式垃圾車將垃圾運入廠區,經過嚴格的稱重、卸料、發酵流程,到機械臂精準地將垃圾送入焚燒爐,每一個處理環節都充滿了科技感與智能化。焚燒后的爐渣更是變廢為寶,用于鋪路、制磚,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而垃圾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則通過高效的換熱系統轉化為蒸汽發電,智能系統的精準調控確保了污染物排放遠低于歐盟標準,整個過程幾乎無需人工干預。
三峰御臨環保發電廠不僅成功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更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價值。每日,這座發電廠都能向電網輸送高達170萬度的電量,足以滿足15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它不僅是城市廢料消化的“凈化站”,更是綠色發展的“展示窗”,向世人展示了垃圾處理與能源利用的完美結合。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當前我國垃圾處理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132.6萬家,其中2025年至今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11.4萬余家。從注冊數量趨勢來看,垃圾處理行業在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3年更是達到了注冊數量的頂峰,盡管2024年略有下降,但整體增長趨勢依然明顯。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省、河北省、江蘇省的垃圾處理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分別擁有超過12.9萬家、11.2萬家和9.5萬家相關企業。這些地區在垃圾處理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全國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天眼查數據還顯示,約有4.02%的垃圾處理相關企業涉及司法案件。這提醒我們,在追求垃圾處理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行業規范與監管的加強,以確保行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