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旗下可靈AI的盈利能力正顯著增強,其商業化步伐明顯加快。根據快手最新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可靈AI在該季度的收入達到了2.5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與其自去年7月商業化啟動至今年2月的累計收入1億元相比,實現了數倍的增長。
據快手內部人士透露,今年4月和5月,可靈AI的月度付費金額均突破了1億元大關。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快手首席財務官金秉表示,可靈AI的商業化進展比預期更為迅速,并預計今年全年的收入將較年初設定的目標翻倍。
盡管可靈AI對快手整體收入的貢獻目前仍較為有限,但其在視頻生成模型商業化方面的潛力已逐漸顯現。財報顯示,快手第二季度總營收為350億元,其中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和直播收入分別占據了198億元和100億元的主導地位。可靈AI的快速增長更多地體現在其驗證了視頻生成模型的商業化能力上。
自去年年初以來,國內眾多互聯網大廠紛紛投入資源研發視頻生成模型,但行業內對此也存在不同聲音。百度CEO李彥宏曾表示,由于視頻生成模型的投入周期長且收益不確定,百度不會涉足這一領域。然而,隨著可靈AI等模型的商業化進展,業界對于視頻生成模型的前景開始持更為樂觀的態度。
據知情人士透露,快手已將視頻生成模型作為重點研發方向,并為其配置了更多的研發資源。可靈研發團隊通過推出全新的架構,實現了計算資源的科學調配,特別是在圖像生成方面,通過架構創新,激活1倍的參數量能夠帶來3倍的生成性能,從而大幅降低訓練推理成本。
可靈AI在算法模型上也進行了優化,通過定制化全流程推理方案,在確保效果無損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了推理成本。自去年6月發布以來,可靈AI已迭代升級近30次,在畫質、語義理解、響應速度以及畫面美學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改善,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了更大的拓展。
目前,可靈AI的商業模式主要以付費訂閱為主,客戶群體主要涵蓋視頻自媒體、廣告營銷從業者等專業創作者。同時,小米、藍色光標等企業也成為了其客戶。截至今年7月,可靈AI已累計生產超過2億個視頻和4億張圖片,為超過2萬家企業客戶提供了服務。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金秉還透露,可靈AI在推理算力層面已實現正毛利率,且長期來看,其單位訓練推理成本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這一消息無疑增強了外界對可靈AI的信心,也促使快手在視頻生成模型上的投入更加堅定。
隨著可靈AI商業化進程的順利推進,一些原本對視頻生成模型持懷疑態度的互聯網大廠也開始探索這一領域。例如,百度在今年7月發布了自研的視頻生成模型蒸汽機,該模型自發布起就明確了商業化場景,即服務于百度的廣告主和代理商,用于營銷素材的生成。
在明確的商業化需求驅動下,視頻生成模型不再被視為單純的成本中心,而是成為了推動營收增長的生產力中心。目前,越來越多的內容類平臺開始嘗試使用視頻生成模型輔助生成營銷素材,以降低廣告主的營銷成本。作為短視頻平臺的快手,也在第二季度基于可靈AI探索了更適合特定行業需求的營銷素材產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