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科技領域傳來消息,英偉達公司決定擱置其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芯片生產計劃。與此同時,英偉達高層已確定開發一款名為B30A的新款AI芯片,專為中國市場定制,預計性能將達到其美版B300芯片的一半。這一變動導致英偉達股價短暫下滑約1.9%,而國內芯片企業如寒武紀、海光信息等則股價飆升。
H20芯片自其誕生以來便充滿波折。這款芯片原本是為了規避美國出口限制而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合規”產品。然而,今年4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向中國銷售H20芯片,給英偉達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據英偉達高管估計,這一禁令可能導致公司兩個季度內損失約135億美元的收入,并可能失去高達500億美元的中國算力市場份額。
盡管英偉達在7月宣布恢復對華供應H20芯片,并推出完全兼容的GPU產品,但隨后該芯片遭遇了安全性質疑。國家網信辦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后門安全風險約談了英偉達。盡管英偉達堅稱其芯片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但中國市場的安全擔憂并未因此消散,客戶的信任度和采購意愿顯著下降。
H20芯片的停產似乎已成定局。一方面,作為降配版芯片,H20的性能已經落后于國內的華為昇騰、寒武紀等芯片,安全質疑更是加速了其市場淘汰。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正加速轉向國產解決方案,不斷擠壓英偉達的市場份額。根據IDC的數據,2023年至2024年,在中國數據中心加速卡市場中,國產算力的占比從14%激增到34.6%,預計到2027年,國產AI芯片的比例將達到55%。
英偉達還面臨著來自美國政府的額外壓力。美國要求英偉達上繳其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的15%作為“保護費”,迫使英偉達考慮提高H20芯片的售價以維持毛利率,這無疑進一步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長時間的禁售窗口也讓中國客戶逐漸適應了國產替代,即便恢復供應,英偉達也難以挽回流失的訂單。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偉達緊急推出了B30A芯片,試圖挽回中國市場。B30A基于英偉達最新的Blackwell架構,采用單芯片設計,預計性能將優于H20,但仍不及旗艦產品B300的一半。該芯片配備了高帶寬內存和NVLink技術,以確保高效的數據傳輸。英偉達計劃在今年9月向中國客戶提供測試樣品。
然而,B30A能否成功幫助英偉達穩固中國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方面,其設計必須符合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另一方面,中國監管機構對英偉達芯片安全性的嚴格審查,以及國內AI芯片廠商的迅速崛起,都給B30A的市場前景帶來了挑戰。盡管英偉達在技術創新和地緣政治約束之間努力尋找平衡點,但B30A能否成為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救星”仍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芯片企業正加速發展。近年來,AI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AI芯片需求的激增,英偉達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然而,美國政府通過芯片出口政策試圖遏制中國AI產業的進步。在英偉達和AMD等國外企業因政策陷入困境的同時,中國本土企業正積極搶占市場份額。今年上半年,國內幾家主流GPU企業的產能已被全部預訂。
在國家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正在從架構設計到封裝測試的全鏈條上推動國產化進程。目前,華為、寒武紀等企業提供的芯片性能已經能夠與英偉達H20相媲美,甚至超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據伯恩斯坦分析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95億美元,其中英偉達預計占據54%,華為占28%,其余份額由AMD、寒武紀、海光、阿里平頭哥等企業共同占據。除英偉達和AMD外,其余品牌均來自中國,國產化率預計超過40%,顯示出中國已經初步擺脫了對美國芯片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