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A股市場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漲勢,上證指數成功跨越3800點大關,這一成就不僅是近十年來的新高,也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在這場資本盛宴中,算力板塊尤為耀眼,其中的明星企業寒武紀市值更是一舉突破5000億元大關。與此同時,超過60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凈利潤實現了正增長,7月份的新增開戶數同比激增71%,市場的熱度可見一斑。
面對如此火熱的行情,“牛市能否持續”成為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中國政法大學劉紀鵬教授提醒,當前市場的單日漲幅已超過1.45%,呈現出快牛的態勢。他呼吁市場應保持冷靜,避免過快上漲帶來的潛在風險,強調穩健發展的重要性。這一觀點直擊市場矛盾的核心:在狂熱之中,人們往往容易忘記長期投資的初心。
市場的熱度從多個方面得以體現。資金面上,大量存款到期和超額儲蓄蓄勢待發,如同開閘放水般涌入市場;情緒面上,散戶的開戶熱情高漲,與春運搶票不相上下,機構投資者也紛紛加速入場。在板塊方面,算力、半導體等領域成為資金追捧的熱點,寒武紀等個股的股價飆升,單日成交額屢創新高,資金仿佛被強大的磁場吸引,紛紛涌向這些“科技明星”。然而,在這股熱潮中,我們也需要冷靜思考,這股力量究竟是堅實的基石還是虛幻的泡沫。
市場如同一面萬花筒,每個人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支持者認為,當前市場的繁榮是基于基本面的堅實支撐,多家公司業績增長,國產算力鏈受到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摩根大通等機構也預測資產輪動將帶來巨大的流動性。然而,反對聲音同樣不容忽視,指出資金過度集中于少數熱門板塊和個股,市場均衡性遭到破壞。這種景象宛如菜市場,熱門攤位人潮涌動,而冷門攤位則門可羅雀,市場的熱鬧與不均衡并存。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2015年的“杠桿牛”因資金空轉而崩潰,2018年的慢牛則得益于基本面的修復。當前市場杠桿率不高、估值合理,這是其優勢所在;但資金過度集中于特定領域,部分個股價格暴漲,則構成了潛在風險。正如農田需要均衡施肥,市場也需要平衡發展,否則可能導致資源錯配和風險累積。
為了市場的長遠發展,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應被開戶數的激增所迷惑,也不應盲目追逐熱門股。2015年的教訓告訴我們,市場的狂熱往往伴隨著風險的積聚。同時,監管機構也應發揮積極作用,既要鼓勵優質企業成長,也要關注潛力股的培育。市場本身也應學會“輪動”,讓銀行、消費、制造等傳統板塊也有機會展現其魅力。
牛市不僅是狂歡的舞臺,更是價值的試金石。3800點并非終點,而是市場成色檢驗的開始。當熱潮退去時,真正留在市場上的將是那些深諳基本面、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市場的長遠發展并非靠資金堆砌的“速生林”,而是需要企業盈利支撐的“長青樹”。劉紀鵬教授預測,年內市場有望沖擊4000點,明年若資產證券化率達到100%,點位或可達到5000點。然而,無論目標多么遙遠,穩健的步伐才是通往成功的關鍵。在這輪慢牛行情中,冷靜的思考、均衡的布局和對價值的敬畏才是穿越牛熊的堅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