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近日發布了《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旨在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該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計劃覆蓋了技術突破、產業規模擴大以及產業生態建設等多個方面。
根據行動計劃,深圳將在三年內力求在機器人關鍵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和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同時,計劃還提出新增培育估值超百億的企業至少10家,營收超十億的企業超過20家,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不少于50個,并帶動關聯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級別,形成超過1200家相關企業參與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
為實現這些目標,行動計劃將圍繞三大核心方面展開部署。首要任務是引領核心技術攻堅突破。為此,深圳將重點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發,采用揭榜掛帥、項目經理人制和業主制等多種方式,分階段、分批次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具體技術突破方向包括:
1. 核心零部件:致力于研發高能量密度的微小電機及驅動技術,高精密微型一體化關節模組,高精度多模態傳感器,以及高性能、高集成度的類腦視覺傳感器和輕量化電池。
2. AI芯片:研究新型AI芯片架構,支持Chiplet集成擴展和多模態大模型推理加速,以及低功耗、多傳感接口的機器人AI芯片。
3. 高性能仿生多指靈巧手:突破仿生結構和材料技術,研制高載荷、高靈活性的靈巧手,并開發手-眼-腦協同的控制算法。
4. 具身智能基座及垂直領域大模型:構建具備交互、預測與決策能力的基座大模型,支持跨場景任務處理,并研發垂直應用大模型。
5. 本體控制技術:研究人體數據驅動的雙臂、雙腿協同控制技術,以及非線性實時下肢協同控制技術。
其次,行動計劃強調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矩陣。深圳將組建福田實驗室、光明實驗室等市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創新服務平臺、檢驗檢測平臺和中小試基地,同時構建跨本體多樣性開源數據集,并通過“訓力券”強化對具身智能模型訓力的支持。
最后,在營造最優科技創新生態方面,行動計劃提出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建設制造工廠,促進首臺(套)應用和爆款產品培育,強化供應鏈協同創新,并在資金和空間上加大對產業鏈引領性企業的支持力度。深圳將加快開放應用場景,聚焦政務服務、工業制造、教育、醫療健康等重點領域,滾動開放不少于50個應用場景。
這一行動計劃不僅為深圳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徑,也展示了深圳在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發展中的雄心壯志。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深圳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迅速提升其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綜合實力,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