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資本市場的一則重大消息中,CoreWeave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定為“CRWV”。這家總部位于新澤西州羅斯蘭的云服務初創公司,原名Atlantic Crypto,自2017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從加密貨幣挖礦到AI算力服務的重大轉型。
據業內消息透露,CoreWeave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開啟IPO進程,預計募資規模將達到約40億美元,公司估值目標直指350億美元以上。這一IPO不僅將成為近年來AI算力領域的一大盛事,也標志著CoreWeave在行業發展中的強勁勢頭。
CoreWeave的IPO主要目的之一是為其部分股東提供變現機會,并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知名度。根據招股書,公司計劃將IPO所得的凈募集資金用于運營資金、產品開發、日常管理、資本支出以及償還借款等多方面。在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影響下,CoreWeave適時調整戰略,從加密貨幣挖礦轉向圖形渲染和AI算力服務,特別是在2020年后,AI算力需求激增,公司迅速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
成立至今,CoreWeave已從一家專注于以太坊挖礦基礎設施的初創公司,成長為擁有160名員工、并得到英偉達支持的AI算力服務提供商。公司利用大規模采購的GPU資源,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場景提供云端算力租賃服務,客戶涵蓋了微軟、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
財務數據方面,CoreWeave在2024年實現了19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大幅增長超過700%,盡管伴隨著8.63億美元的凈虧損,這主要是由于AI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所致。盡管如此,公司通過債務和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5億美元,估值從70億美元躍升至230億美元。
在公司治理結構上,CoreWeav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ian Intrator擁有約38%的投票權,對沖基金Magnetar持有7%的投票權,而英偉達則持有1%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前,公司創始人Mike Intrator、Brian Venturo和Brannin McBee各自出售了至少價值1.5億美元的股票,這一數額對于初創公司創始人而言相當可觀。
從業務模式上看,CoreWeave主要通過租賃AI算力提供云計算服務,其最大客戶微軟貢獻了約62%的營收。微軟與CoreWeave簽署的AI算力協議,不僅體現了大模型時代對算力的巨大需求,也凸顯了CoreWeave在AI算力領域的領先地位。然而,這種高度依賴單一客戶的業務模式,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隨著大模型的興起,算力需求尤其是以GPU為代表的智能算力需求激增。CoreWeave憑借早期囤積的大量英偉達GPU,以及在大模型之風興起時部署的最新H200和Blackwell架構芯片,迅速響應客戶需求,贏得了包括微軟在內的一眾大廠的青睞。然而,隨著微軟對AI算力需求的重新評估,以及OpenAI等大廠自建數據中心的計劃逐步實施,CoreWeave未來能否持續保持這種增長勢頭,尚需觀察。
在國內市場,青云科技與優刻得等云服務商也在積極布局AI算力云服務領域。與CoreWeave高度綁定單一用戶不同,國內企業大多采用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既支持企業級業務,也支持個人用戶采購算力資源。這種多元化的業務模式,或許能為國內云服務商在AI算力領域的競爭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面對未來,CoreWeave如何在保持與大客戶合作關系的同時,開拓新的客戶群體,降低業務風險,將是其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同時,國內云服務商也應從中汲取經驗,探索適合自己的AI算力服務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