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字節跳動旗下的AI產品“豆包”因一項內置功能而陷入了輿論風波。家長們紛紛表達了對該功能的擔憂,該功能在用戶提問時會自動附帶抖音短視頻鏈接,且用戶難以將其關閉。這一設計使得原本旨在提供學習輔助的AI工具,在實際使用中卻成為了娛樂內容的傳播渠道,特別是對于青少年用戶來說,存在潛在的注意力分散風險。
家長們的質疑主要集中在產品功能與用戶預期的不符。他們指出,豆包內置的短視頻鏈接如同一個隱藏的抖音入口,而他們通常只會注意管控明顯的短視頻應用,卻未曾料到學習工具中也存在這樣的內容推送。這不僅暴露了用戶管理的一個新盲區,也對AI產品的開發者提出了道德層面的拷問。
更令用戶不滿的是,該功能不僅默認處于開啟狀態,而且在用戶嘗試通過特定指令關閉視頻推送后,系統仍會在次日自動恢復默認設置。用戶反映,這樣的設計讓人感覺“關閉無效”,進而加劇了他們的不滿情緒。部分家長還提到,豆包早期版本中確實提供了關閉該功能的選項,但這一選項卻在最近的更新中被悄然移除,剝奪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
從商業策略的角度來看,將短視頻內容融入AI應用或許是為了提升用戶黏性,或是實現不同產品間的流量互通。然而,這種做法卻以犧牲工具純粹性為代價,引發了一系列關于用戶隱私保護、內容管控以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討論。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如何確保產品功能與用戶需求、倫理道德之間的平衡,成為了AI產品開發者亟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