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軍在一次公開會議中提及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去年國慶黃金周期間,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關于他的“7天假期,網友8天吐槽”的風波。
據雷軍回憶,起初他還以為這只是網友們的一種娛樂方式,拿他作為調侃對象也并無不可。然而,隨著吐槽內容的不斷升級,數量之多令人咋舌,他開始感到防不勝防。更令他感到無奈的是,不少網友還因此向他提出了投訴。面對這樣的局面,雷軍曾考慮過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但遺憾的是,當時并沒有專門針對此類情況的立法。
雷軍表示,他考慮過利用現有的影視權、肖像權和名譽權等法律條款進行維權,但這些都需要量化損失才能提起訴訟。然而,網友們在網上的吐槽行為,其損失又該如何量化呢?這無疑給維權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針對這一問題,雷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應該針對當前人工智能領域出現的一些代表性問題,如“AI換臉擬聲”等,探索推出單行法來明確應用邊界,并設定紅線。同時,他還建議完善侵權證據的認定規則,以便在維權過程中能夠更有力地打擊侵權行為。雷軍還呼吁加大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施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以儆效尤。
雷軍的這一系列建議,無疑為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法律監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法律監管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雷軍的建議或許能夠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