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DeepSeek憑借其開創性的算法框架、低廉的訓練與推理成本、開放的源代碼策略以及廣泛的應用前景,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新的AI熱潮。無論是新興行業還是傳統領域,眾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將DeepSeek的能力融入自身業務,而在這場AI變革的背后,算力平臺的選擇成為了關鍵。
作為國內率先支持DeepSeek-R1模型的云服務提供商,天翼云一直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強大的云網算力支持。依托CPU的卓越性能、顯著的成本效益以及便捷的使用體驗,天翼云為眾多用戶的“DeepSeek之旅”鋪設了一條算力“快車道”。
企業在布局大型AI模型時,常常面臨算力的“不可能三角”難題:性能、成本與部署靈活性難以同時滿足。傳統GPU方案雖然能提供高性能,但高昂的成本和大規模集群的需求卻構成了技術門檻高、資源消耗大的發展瓶頸。這導致許多企業在AI轉型初期或在嘗試部署DeepSeek時,因算力投入的壓力而陷入困境,只能對先進的AI模型望洋興嘆。
以DeepSeek R1 671B滿血版為例,該模型性能卓越,能為用戶提供極致的AI體驗,但其部署成本也不容忽視。若采用傳統的GPU方案,用戶至少需要投入數百萬元用于硬件采購、機房建設和運維,這對于眾多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針對企業多樣化的AI需求,天翼云推出了規格多樣、性能出色、配套完善的CPU云主機產品,打破了商用算力成本高昂的壁壘,為企業提供成本更低、部署更高效的算力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基于DeepSeek模型進行AI業務的升級。
天翼云第八代彈性云主機憑借其卓越的計算性能、高效的能源效率、強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廣泛的兼容性,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云計算體驗。尤其在AI加速方面,該云主機的每個物理內核都具備AI加速功能,可直接對大參數量的AI模型進行推理和調優。例如,一臺24C48G規格的天翼云第八代彈性云主機,在搭載60G通用SSD系統盤和1M公網帶寬,并啟用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內置的高級矩陣擴展(AMX)加速后,DeepSeek 7B蒸餾模型(BF16)的推理速度能超過9 token/s,平均Token生成速率提升21%。這不僅能滿足大部分日常AI應用場景的需求,而且成本更低。
天翼云CPU主機還支持多個DeepSeek蒸餾版本,內置一鍵部署的云主機鏡像,并預裝了包括DeepSeek-R1-Distill-Qwen-7B、DeepSeek-R1-Distill-Qwen-14B和DeepSeek-R1-Distill-Qwen-1.5B在內的多個模型,以及vLLM推理框架、開源的AI推理框架xFasterTransformer(xFT)加速庫和Open WebUI前端可視環境。用戶只需在天翼云控制臺選擇相應的資源池和鏡像,即可輕松開通云主機,一鍵部署DeepSeek大模型進行業務應用。
DeepSeek R1 671B滿血版作為DeepSeek的“性能王者”,以其卓越的性能為用戶帶來了極致的體驗。然而,對于企業而言,部署滿血版所需的硬件購置、能耗以及維護等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此,天翼云通過深入分析模型的算法與架構,尋找最佳的算力匹配方案。
DeepSeek R1模型采用稀疏注意力機制和混合專家模型(MoE)架構,通過參數稀疏化的方式,使得在單token推理時僅需激活少量專家參數。這一特性顯著降低了推理過程中的算力要求,與CPU的計算特點相契合,使得模型在CPU系統上的運行更加高效。天翼云基于全新一代X86處理器,搭配高級矩陣擴展AMX,對DeepSeek-R1-671B(Q4_K_M社區量化版)進行了部署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單實例單socket(128核)模式下,DeepSeek-R1-671B在上述CPU平臺上可達到平均9.7~10 token/s的吞吐量,而在單機雙實例部署模式下,總體吞吐量可提升至14.7 token/s。這意味著單顆CPU構建的服務吞吐性能即可滿足普通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天翼云CPU云主機的通用計算型規格在成本和便捷性上展現出顯著優勢。
實踐證明,天翼云第八代彈性云主機的CPU系統不僅能夠充分發揮DeepSeek大模型的性能優勢,還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減少對大量傳統GPU的依賴。無論是處理輕量化蒸餾模型還是全功能滿血模型,天翼云CPU云主機都能靈活應對不同規模的模型需求,高效滿足用戶場景,提供低成本且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