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收購計劃,將以全現金方式斥資65億美元收購美國CPU芯片設計公司Ampere Computing。這筆交易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若成功,將對半導體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Ampere Computing,中文名安晟培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高能效及可持續AI計算芯片的半導體企業。公司由前英特爾總裁Renee James于2018年創立,致力于挑戰x86生態在服務器領域的地位。自成立以來,Ampere憑借基于Arm架構的CPU芯片,逐步在市場中嶄露頭角,產品覆蓋從邊緣計算到云數據中心的一系列云工作負載。
Ampere的發展歷程中,技術不斷升級是其顯著特點。從2020年采用臺積電7納米工藝的第一代CPU,到后來使用5納米工藝,再到計劃今年沖向3納米工藝,Ampere始終保持著技術創新的步伐。2023年5月,Ampere推出了專為云計算提供商定制設計的AmpereOne系列處理器,內核數量達到業界最高的192個,成為首款基于Ampere自研核的產品。同年,該系列處理器擴展至256核,并與高通在CPU和加速器領域展開合作。
軟銀集團對Ampere的收購計劃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1年,就有媒體報道軟銀有意對Ampere進行少數股權投資,當時估值約為80億美元。直到今年1月,相關消息再度傳出,軟銀集團及其持有多數股權的Arm公司正在探索收購Ampere的交易。如今,這筆收購案終于得到官宣,時機選擇對于軟銀而言顯得尤為關鍵。
一方面,當前正處于低成本收購的窗口期。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迭代成本高及客戶集中度過高等因素,Ampere的業績表現承壓,營收下滑,凈虧損累計達19.25億美元。因此,相較于之前的80億美元估值,現在的65億美元估值對軟銀來說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軟銀急需在AI時代證明并強化自身在半導體領域的地位。近年來,軟銀持續加碼半導體投資,去年還收購了英國AI芯片初創公司Graphcore。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趨勢下,軟銀希望通過此次收購,加速實現其在AI領域的愿景。
對于此次收購,軟銀集團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表示,人工智能的未來需要具備突破性的計算能力。Ampere在半導體和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專業技術將有助于加速實現這一愿景,并加深軟銀對人工智能創新的投入。通過技術協同與市場整合,軟銀將鞏固其在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并搶占AI時代的制高點。
收購Ampere后,軟銀將與現有技術形成協同,優化Arm架構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同時借助其資本網絡拓展更多云服務商客戶。Ampere專注于基于Arm架構的高性能數據中心處理器設計,產品以低功耗、高能效著稱,尤其在云計算和AI領域表現突出。而軟銀旗下的Arm公司雖在移動設備芯片市場占據主導,但在數據中心等高算力領域仍需突破。因此,收購Ampere后,軟銀將快速切入AI芯片市場,形成從移動端到數據中心的全面覆蓋。
業內分析認為,若此次交易成功完成,將對半導體行業帶來一系列影響。Arm架構在數據中心市場的滲透率將大幅提升,直接挑戰x86架構的主導地位,英特爾和AMD等企業可能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本次收購案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促使行業并購潮與生態整合的進一步到來。然而,軟銀收購Ampere一案也面臨技術整合、市場競爭及政策風險等多重挑戰,仍需滿足美國反壟斷審查、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批準等常規監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