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曾贊譽道,“快遞業是中國過去十年的一大奇跡”。這一贊譽回溯至2016年6月,彼時中國快遞業已從稚嫩起步,飛速成長為超越美國百年積累的龐然大物。這一壯舉背后,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電商的蓬勃興起,以及以浙江桐廬人為代表的快遞從業者的不懈奮斗。
然而,時至今日,這個曾經的奇跡似乎正面臨嚴峻考驗。惡性競爭、監管難題層出不窮,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備受質疑。最近的一起事件便是,國家郵政局于3月19日宣布,因韻達快遞部分加盟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重大缺陷,導致詐騙宣傳品通過寄遞渠道流通,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上海韻達貨運公司因管理失職,同樣被指未履行安全保障責任。
韻達快遞此次事件并非孤立。長期以來,韻達因低價競爭、末端網點違規等問題頻上監管黑名單。而“涉詐宣傳品”事件更是將其推至風口浪尖。這些詐騙包裹往往偽裝成正常快遞,內含誘導掃碼的信息,一旦掃碼,用戶可能被卷入詐騙陷阱,包括刷單、墊資購買物品甚至違規網貸等。
韻達快遞的加盟模式在助力其快速擴張的同時,也埋下了管理隱患。截至2024年上半年,韻達在全國擁有近4900家加盟商,這些加盟商負責終端的攬派任務。然而,龐大的加盟商隊伍對韻達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近年來,韻達末端網點亂象頻發,包括負責人跑路、快遞長期滯留、工資拖欠等問題。
韻達并非對此毫不知情。在其財報中,“運營提升”、“時效提升”、“服務提升”被列為重點經營方向。然而,現實卻是“總部強管控、末端弱執行”的困境。問題的根源在于,一方面,韻達的單票收入在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快遞員的收入難以保障;另一方面,韻達與加盟商之間的利益沖突加劇,加盟商面臨盈利壓力,管理漏洞頻發。
韻達快遞員的工作壓力巨大。他們不僅要負責派送包裹,還要承擔攬收、裝卸、分揀、信息錄入等多項任務。高強度的工作和不合理的罰款制度使得快遞員身心俱疲。一位韻達快遞員曾表示,申訴流程繁瑣,即使在釘釘系統內申訴,也可能花費一整天時間都無法成功。
韻達的困境是中國快遞業的一個縮影。隨著電商紅利的消散和成本上漲,快遞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長期依賴勞動密集型經營模式和同質化競爭使得行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同時,電商巨頭自建物流體系的壓力也使得快遞公司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快遞業亟需找到下一個增長點,擺脫陳舊的競爭模式。在AI、機器人、大模型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的時代背景下,快遞業需要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然而,這一過程注定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