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公司在圣誕節前夕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Atlas人形機器人身著圣誕服裝,無需任何線纜束縛,輕松完成了原地后空翻的驚人動作。這款電動版Atlas雖然尚未公布具體售價,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價格可能高達百萬元人民幣,彰顯了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頂尖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也迎來了新的變化。眾擎機器人公司推出了一款定價僅為8.8萬元起的人形機器人PM01,這一價格刷新了市場的最低價位。此前,宇樹科技發布的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已將市場門檻拉低至9.9萬元,進一步推動了人形機器人的普及。
高昂的成本一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的主要障礙。小米在2022年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因單臺成本超過60萬元,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進入這一領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價格也成為了重要的競爭手段。
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產品定價多樣,客戶群體分散。因此,低價策略成為了吸引客戶和提升銷量的重要途徑。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自2024年起,人形機器人市場已經出現了價格戰的趨勢。他的公司因產品價格比同類產品便宜五成,贏得了大量訂單,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到數百臺。
價格戰的部分原因歸咎于投資人對銷量的嚴格要求。當前,一級市場的資金正逐漸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提高銷量成為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的關鍵。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商業化壓力巨大,降價促銷成為了短期內提升銷量的有效策略。
然而,要掀起價格戰,機器人公司必須設法降低制造成本。人形機器人全身零部件數量眾多,目前仍需人工組裝,無法像汽車制造那樣實現自動化生產線的低成本生產。因此,機器人公司只能從零部件入手,尋找降價空間。激光雷達作為關鍵零部件之一,其價格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器人整體成本的變化趨勢。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機器人業務銷量大幅增長,但收入卻同比下降,這主要是由于低價產品的占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