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美地區圣誕節的歡慶氛圍逐漸消散,年終長假的來臨標志著跨境電商的傳統旺季似乎已悄然落幕。眾多跨境賣家正面臨著流量驟減、訂單量大幅下滑的嚴峻挑戰。
盡管2024年的日歷即將翻過最后一頁,但對于投身于跨境電商領域的商家們而言,戰斗遠未結束。隨著2025年的腳步聲漸行漸近,亞馬遜已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系列即將實施的政策調整,預示著新的一年里,跨境賣家將面臨更多銷售上的考驗。
近期,亞馬遜針對2025年美國站的FBA政策發布了重要通知,出人意料地宣布不會上調美國站的銷售傭金和亞馬遜物流費用,同時也不會引入新的費用項目。亞馬遜還承諾將降低部分費用并提供額外優惠,以支持新產品的增長。
回顧2024年,“盈利”成為了跨境賣家們最為關注的關鍵詞。無論是平臺運營成本的持續攀升,還是同行間日益激烈的競爭,都在不斷壓縮著賣家的利潤空間。因此,亞馬遜此次宣布費用不變的消息,無疑為賣家們帶來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然而,一些熟悉亞馬遜運營模式的賣家對此仍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亞馬遜很可能會在其他方面找回“失去”的收入。這一猜測似乎得到了某種印證,因為亞馬遜近日對FBA庫存賠償政策進行了更新。
根據亞馬遜美國站發布的最新公告,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于客戶下單前丟失或損壞的庫存,亞馬遜將按照受影響商品的“制造成本”進行補償,旨在提高補償計算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這里的“制造成本”指的是賣家從制造商、批發商或經銷商處采購商品的成本,或自產商品的成本,但不包括運費、手續費、關稅等其他費用。
為了幫助賣家更準確地控制成本,亞馬遜提供了兩種確定制造成本的方式:一是使用亞馬遜的制造成本估算工具,該工具基于亞馬遜、其他賣家及批發渠道的同類商品的綜合評估;二是由賣家直接提供制造成本,如果賣家未主動提供,亞馬遜將默認使用估算值,并允許后續進行更改。
為了方便賣家適應新政策,亞馬遜還計劃在2025年1月底推出新的“管理制造成本”頁面,賣家可以在“庫存缺陷和報銷”中查看及管理制造成本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客戶下單后丟失或損壞的商品,亞馬遜的補償方式保持不變,仍按照原始訂單銷售價格扣除相關費用進行計算。
具體而言,此前亞馬遜庫存賠償的標準主要參考產品定價,包括利潤在內一并賠償。而新政實施后,除產品本身的生產成本外,頭程人工等額外成本均需賣家自行承擔。有賣家咨詢國外客服后得知,現在可以通過提供商品發票來明確制造成本,亞馬遜將根據發票上的制造成本來進行賠償。
盡管有賣家建議在索賠時開具金額較高的發票,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目前亞馬遜尚未公布相關細則,具體應提交哪些資料尚不明確,整個賠償程序可能會相當嚴苛且復雜。
一位賣家直言不諱地表示:“跟美國醫保有一拼了,貨值30的話,它只報20,即使你提供證據值30,只要亞馬遜把過程弄得非常繁瑣,最后以證明不足為由拒絕按照30索賠就可以了。”
面對這一政策變動,多數賣家持消極態度。有賣家調侃道:“我們不會在2025年提高您的費用,但是我們會掏空你的庫存拿去賺錢——亞馬遜?!边€有賣家表示擔憂:“對于高利潤產品太不友好了,你的成本他一清二楚,以后跟亞馬遜自營競爭真沒得勝算。”
雖然目前庫存索賠新政尚未正式實施,但已有不少賣家從中看到了諸多不利的趨勢。一方面,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亞馬遜丟件風險難以避免,而按照新政策,一旦日后出現丟件情況且亞馬遜僅按成本價賠償,那么因丟件導致的斷貨損失需由賣家自行承擔,且正常銷售情況下應產生的利潤也無法追回。這對高客單價、高利潤產品的影響尤為嚴重,相當于將丟件風險完全轉嫁給了賣家。
另一方面,有賣家猜測,一旦成本價透明化,售價利潤結構被亞馬遜洞悉,平臺很可能會對定價作出要求,從而加強與Temu等低價平臺的競爭力。根據一項針對在亞馬遜和Temu購物的美國消費者的研究顯示,76%的消費者認為Temu的定價比亞馬遜便宜,對精打細算的購物者來說更具吸引力。
由此可見,低價已成為電商平臺搶奪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亞馬遜推出低價商城等舉措,表明其正在有意識地借鑒Temu的發展模式。因此,面對庫存索賠新政下成本利潤結構的完全透明化,許多賣家對亞馬遜是否會借此進一步推出類Temu的比價系統表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