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亞勤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的見解。他指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正經歷著一系列深刻變革,這些變革預示著行業未來的新方向。
張亞勤提到,在訪問硅谷的OpenAI和英偉達等公司后,他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發展重心正在悄然轉變。過去兩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曾是業界的熱門話題,但現在,Agent智能正逐漸成為新的焦點。他認為,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技術進步的趨勢,也預示著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拓寬。
張亞勤還提到了DeepSeek模型在行業內引發的關注。這款模型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與OpenAI頂尖模型相當的能力,這促使整個行業開始重新審視后訓練和推理的重要性。他認為,這一突破不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門檻,也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談到無人駕駛這一具體應用領域時,張亞勤表示,無人駕駛正成為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他分享了自己在舊金山體驗無人駕駛的經歷,并稱贊舊金山的無人駕駛服務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他也對國內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無人駕駛作為具身智能的最大應用之一,有望成為第一個真正落地的具身智能技術。
對于人形機器人等其他具身智能的應用前景,張亞勤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為,雖然人形機器人在科幻作品中備受矚目,但在現實生活中,其落地應用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相比之下,無人駕駛等技術由于應用場景明確、技術相對成熟,更有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