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金融領域的一項重大重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消金”),這一備受業界矚目的公司,終于迎來了其股權重組的明確結果。
據悉,天津銀行在12月20日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京東旗下的兩家主體企業將攜手成為捷信消金的最大股東,合計持股65%。具體而言,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和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分別將持有重組后捷信消金50%和15%的股份。
此次重組不僅標志著京東在消費金融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同時也預示著消費金融市場的格局將迎來新的變化。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此表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持牌金融機構,其靈活的體制機制和創新活力在促消費、擴內需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捷信消金的重組,無疑將為市場帶來全新的模式和氣象。
根據天津銀行的公告,此次股權重組將通過減資和引進戰略投資者增資的方式,將捷信消金的注冊資本從70億元調整至50億元。除京東旗下的兩家公司外,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天津銀行以及Home Credit N.V.也將參與此次重組,分別持股12%、11%、10%和2%。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與頭部平臺的合作正逐漸成為消費金融領域的新趨勢。天津銀行在此次重組中出資5億元,持有捷信消金10%的股份。這不僅有助于天津銀行拓展普惠金融客群、增強普惠金融發展能力,還能通過與其他投資者的協同發展,推進專業化市場化運營和創新金融產品,從而提升盈利能力。
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天津銀行入股捷信消金主要是看重京東的消費場景和科技實力。通過此次合作,天津銀行將能夠增強自身的科技基因,與京東等機構共同構建“功能互補、價值共創”的生態圈發展共同體。
作為我國首批四家消費金融試點公司之一,捷信消金自2010年成立以來,憑借線下能力和信貸產品的快速發展,在行業內占據了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隨著線下業務受到沖擊,捷信消金一直在尋求數字化轉型。此次重組無疑為捷信消金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董希淼指出,此次捷信消金的股權重組是新修訂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后的第一起并購案例,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首先,京東有望通過此次重組獲得消費金融公司牌照,這將進一步增強其在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促進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其次,此次重組有助于化解捷信消金的風險,推動存量風險的加快化解,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日益提高,但市場潛力仍然巨大。隨著國家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消費金融牌照的獲取難度雖然越來越大,但這也促使行業更加規范。對于京東這樣的頭部電商平臺來說,擁有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將增強其服務客戶的能力,并為其金融產品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