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電子產業鏈正迎來新一輪的創新浪潮。各大廠商紛紛加大在AI應用方面的投入,旨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其中,蘋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OS 18.2系統升級,集成了多項AI功能,如ChatGPT集成、Image Playground文生圖、Visual Intelligence和Genmoji表情生成等,這些功能的加入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標志著蘋果在AI領域的持續探索。
與此同時,國內多地如江蘇等省份推出了3C產品補貼政策,旨在刺激消費電子市場的消費活力。這些政策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實質性的優惠,也為整個產業鏈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盡管過去幾年部分省市也曾推出過類似的補貼政策,但受限于補貼范圍和總額,對需求的提振效果有限。然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進一步普及和深化,未來國內消費電子市場有望迎來更加顯著的復蘇。
在手機領域,AI創新成為各大廠商競爭的新焦點。蘋果不僅在軟件層面不斷推陳出新,還在積極推動AI功能在國內的落地。與此同時,安卓陣營也在加速AI應用的步伐,多款旗艦新機以AI和光學創新為亮點,實現了銷量的同比增長。OpenAI在近期的大會上推出了多個AI模型和功能,進一步推動了AI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
在PC和平板市場,盡管近期出貨量略有下滑,但產業鏈對全年出貨保持平穩的預期。AI PC的發布雖然尚未在市場上產生顯著影響,但隨著AI功能的不斷完善和普及,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成為推動換機周期的重要力量。平板市場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IDC預計2024年平板出貨將增長7%。
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樣迎來了AI技術的賦能。meta AI眼鏡在11月的激活數再創新高,而豆包高性價比多模態模型的推出則有望進一步拓寬AI眼鏡的應用邊界。多家廠商計劃在未來幾個季度內發布AI眼鏡和耳機產品,預示著可穿戴設備市場將迎來密集的新品發布潮。
在汽車領域,智能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特斯拉等車企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Optimus機器人展示了接網球和在不平路面行走的能力,展示了AI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同時,國內車企如華為、小米等也在不斷完善汽車生態系統,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向中低階車型滲透。
在產業鏈層面,AI驅動零組件創新成為新的趨勢。品牌商如蘋果、華為、小米等紛紛加大在AI領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整機組裝企業則看好AI化將推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期的到來。主芯片廠商如高通、聯發科等也在加速布局AI端側應用,以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
光學、顯示、結構及功能件、充電/連接、射頻/天線、電池、PCB、聲學/馬達/微傳動、被動元件等產業鏈環節也都在積極應對AI技術的挑戰和機遇。各大廠商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消費電子產業鏈將迎來更多的創新機遇和挑戰。各大廠商需要緊跟技術發展趨勢,加強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以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