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全球芯片制造業的一則重磅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相關報道,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在一場訪談中,針對臺積電在美國的巨額投資計劃發表了個人見解。
基辛格透露,臺積電已承諾在美國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用于建設先進的芯片制造工廠。然而,他對此舉能否助力美國重振其在全球芯片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表示懷疑。基辛格強調,研發環節對于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而臺積電的所有研發工作均在中國臺灣地區進行,并未有將研發重心移至美國的計劃。
臺積電方面對此回應稱,公司在美國的投資將主要集中于已投產的工藝技術的開發工作,而其核心研發活動將繼續留在中國臺灣地區進行。基辛格進一步指出,除非下一代晶體管技術的設計工作能在美國本土進行,否則美國很難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占據領導地位。
盡管在芯片制造尖端技術上,美國已逐漸失去優勢,但基辛格認為,美國在諸多先進技術領域依然保持著全球領先地位,這些技術極有可能決定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他還提及了DeepSeek,并表示雖然該技術在工程運用上表現不俗,但并不構成對美國公司的重大威脅。
基辛格目前已轉投硅谷風險投資公司Playground Global,擔任合伙人一職。去年,因未能有效扭轉英特爾的業績下滑趨勢,他被公司董事會解雇。盡管基辛格并未直接透露自己與董事會是否存在戰略分歧,但他暗示,在其制定的五年復蘇計劃尚未過半時,他已失去了董事會的信任。
“當董事會決定進行方向性調整時,我的復蘇計劃還未完成。”基辛格在訪談中坦言。